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重大項目后評價報告編寫通用大綱的通知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重大項目后評價報告編寫通用大綱的通知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辦公廳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重大項目后評價報告編寫通用大綱的通知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重大項目后評價報告編寫通用大綱的通知
發改辦評督〔2025〕64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
為進一步規范重大項目后評價工作,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重大項目后評價管理辦法》(發改評督規〔2024〕1103號)相關規定,我們編制了國家發展改革委重大項目后評價報告編寫通用大綱,分為政府投資項目、核準類項目、專題后評價報告3類,F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參照執行。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
2025年6月18日
國家發展改革委政府投資項目后評價報告編寫通用大綱
第一章 概述
一、項目基本情況
簡述項目名稱、地點、建設內容、建設目標、建設工期,投資概算、實際完成投資,項目單位、主要參建單位、主管部門等情況。
二、自我總結評價完成情況及主要結論
簡述自我總結評價報告編寫單位、主要結論,并對自我總結評價報告的質量進行評價。
三、后評價開展情況及主要結論
簡述后評價工作開展情況,概述后評價報告提出的典型經驗、主要問題、結論及建議。
第二章 項目前期決策總結與評價
一、項目前期決策過程
簡述項目前期決策過程,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含概算)的編制單位、評審單位、審批單位,以及上述文件審批情況,可以列表方式呈現。
二、規劃政策符合性和項目建設必要性評價
對照可行性研究報告相關內容,根據項目實際建成運營情況,對項目是否符合相關重大規劃和重大政策目標要求、建設必要性是否充分、建設規模和時機是否適當等進行評價,對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影響進行分析。
三、項目前期文件及其批復文件的對比評價
(一)對比分析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含概算)等前期文件及其批復文件的主要內容、重大變更及變更原因,可以列表形式呈現。對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影響進行分析。
(二)簡述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含概算)等前期文件的咨詢評估情況。對咨詢評估質量進行評價,對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影響進行分析。
四、決策程序合規性評價
評價項目審批依據是否充分,是否依法履行審批和調整變更程序,是否依法辦理用地用海、規劃、環評等相關手續,對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影響進行分析。
五、小結
梳理總結該階段的典型經驗、主要問題、結論及建議。(下同)
第三章 項目建設準備總結與評價
一、要素保障評價
概述項目的用地用海、資源環境等要素保障方案及其落實情況。對要素保障的時效性、充分性、合規性等進行評價,對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影響進行分析。
二、建設方案評價
概述項目的技術方案、設備方案、工程方案、征收補償(安置)方案、數字化方案、建設管理方案及其落實情況。對相關方案及其調整變更的合規性、合理性等進行評價,對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影響進行分析。
三、勘察設計、招投標評價
(一)概述項目的勘察設計情況,勘察設計單位及工作內容,施工圖設計主要內容、審查意見及其執行情況。對勘察設計的合規性、合理性及勘察設計單位資質等級是否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等進行評價,對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影響進行分析。
對比分析施工圖設計與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含概算)的調整變化情況及原因,可以列表形式呈現。對比的內容主要包括:工程規模、工程投資、建設工期、主要技術標準及技術方案。
(二)概述項目的招投標方案及其落實情況,工程中標單位、中標價、合同簽訂等情況,可以列表方式呈現。對招投標工作的合規性、合理性等進行評價,對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影響進行分析。
四、項目開工情況評價
簡述項目開工程序執行情況,主要包括開工手續辦理、實際開工時間等。若存在未按期開工等問題,分析其原因。五、小結
第四章 項目建設實施總結與評價
一、工程管理評價
(一)概述項目的管理模式,如法人直管、總承包、代建、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
(二)概述項目的管理制度及其執行情況,主要包括進度和質量控制管理,安全生產、衛生、環保、信息管理,重大設計變更等。對重大設計變更的主要內容、原因及審批情況,是否及時準確填報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等進行評價。
(三)概述項目監理單位工作開展情況,監理發現的主要問題及整改情況。對監理單位履職盡責、監理工作效果等進行評價。
(四)論述項目在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對項目組織和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管理模式合理性、管理制度完備性及管理效率效果進行評價。
二、投資控制、資金使用評價
(一)概述項目投資控制和概算調整情況,控制投資的主要制度、舉措,對比分析實際投資(或竣工決算)與投資估算、概算的變化情況及原因,可以列表方式呈現。對項目投資控制效果,概算調整的合規性、合理性等進行評價。
(二)概述項目資金管理制度建立和執行、資金撥付審批和監管,中央預算內投資、國債等資金的申請、管理、使用,資金籌措及其與可行性研究報告對比情況等。對資本金、自籌資金等各類資金是否及時足額到位,中央預算內投資、國債等資金使用的合規性、合理性進行評價。
(三)概述項目引入民營資本情況,對照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審批文件等,對民營資本參與模式及效果等進行評價。對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項目,分析評價新機制政策執行、合作協議簽訂和執行等情況。(四)論述項目在投資控制、資金使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影響,特別關注“報大建小”、超概算建設、違反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政策等問題。
三、竣工驗收評價
(一)概述項目竣工驗收程序、主要結論、竣工財務決算審計等情況。對竣工驗收的及時性、合規性、合理性進行評價,對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影響進行分析。
(二)概述項目工程檔案驗收、數字化管理等情況。對工程檔案管理的規范性和管理水平進行評價,對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影響進行分析。
四、小結
第五章 項目運營總結與評價
一、項目運營評價
(一)概述項目正式運營起始時間,可行性研究報告提出的運營方案及其落實情況,預期功能和運營目標實現情況等。對項目運營水平進行評價,主要包括各項運營指標的實現情況及其差距,各分項目、子系統的運轉是否達到預期的設計標準、是否協同高效。
(二)概述項目配套工程及輔助設施的建設情況,對建設必要性是否充分、建設規模和時機是否適當等進行評價。若存在過度超前、延誤建設等情況,分析原因及其影響。
(三)論述項目在運營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對實際運營與預期功能和運營目標存在的差距,分析產生差距的原因,并預測后續能否實現。
二、項目技術應用與創新效果評價
(一)項目技術標準評價,主要包括采用的技術標準是否滿足國家或行業標準要求,是否與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的標準吻合,工藝技術、設備參數是否先進、合理、適用。
(二)概述項目科研、獲獎、知識產權、人才培養情況,在科技創新、核心技術攻關等方面取得的突破。對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應用效果,項目技術創新在國內國際的領先水平、是否具有推廣性等進行評價。
(三)論述項目在技術應用與創新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并分析對運營的影響。
三、小結
第六章 項目投資效益效果評價
本章內容主要對照可行性研究報告等分析評價成效和不足。
一、社會效益評價
(一)分析項目對所在地居民收入、就業、文化、教育、衛生、利益相關者等方面的實際影響,項目存在的移民安置、弱勢群體支持、受損補償及其他社會穩定風險。對采取以工代賑方式建設的項目,應分析以工代賑在帶動當地居民就業增收、促進技能提升等方面的實際效果。
(二)與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社會影響分析進行對比,梳理可行性研究報告提出的減緩負面社會影響措施落實情況,對存在差異或落實不到位的需分析原因。
二、經濟效益評價
(一)分析項目對宏觀經濟、產業經濟、區域經濟等方面的實際影響。
(二)與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經濟影響分析進行對比,研判項目建設的經濟合理性是否符合預期,對存在差異或缺乏經濟合理性的需分析原因。
三、生態環境效益評價
(一)分析項目在污染物排放、地質災害防治、防洪減災、水土流失、土地復墾、生態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環境敏感區等方面的實際影響。
(二)與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生態環境影響分析進行對比,梳理可行性研究報告提出的相關生態環保措施落實情況,對存在差異或落實不到位的需分析原因。
四、資源和能源利用效果評價
(一)分析項目在各類資源和能源節約利用、廢棄物綜合利用、設備回收利用等方面的實際效果,項目能效水平以及對所在地能耗雙控、碳排放雙控的影響。對于高耗能、高排放項目,評價項目碳排放控制方案的合理性、實效性,以及對所在地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的影響。
(二)與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資源和能源利用效果分析、碳達峰碳中和分析進行對比,梳理可行性研究報告提出的相關資源能源節約和保障措施落實情況,對存在差異或落實不到位的需分析原因。
五、小結
第七章 項目目標及可持續性評價
一、項目目標實現情況評價對照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含概算)及其批復文件確定的建設目標(包括總體及分系統、配套工程目標),梳理總結實際完成情況,可以列表方式呈現。對于尚未完成的目標,分析存在的差距及原因,并預測后續能否完成。
二、項目可持續性評價
(一)綜合分析項目財務內部收益率、投融資、營收、成本、補貼等情況,研判項目債務清償能力和對地方政府債務的影響,對項目的財務可持續性進行評價。對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項目,分析評價使用者付費、特許經營、地方政府債務影響等情況。
(二)從資金、土地、環境、資源等要素方面,綜合分析研判項目可持續性。
(三)對照可行性研究報告提出的項目風險管控方案,梳理相關風險防范和化解措施落實情況,研判仍然存在的風險隱患。
三、小結
第八章 項目“軟建設”總結與評價
對相關審批文件提出“軟建設”要求的項目,應就本章內容進行總結與評價。
一、項目“軟建設”情況
概述為推動項目順利建設、運營,在規劃、政策和體制機制等方面的創新舉措及其效果。對項目“硬投資”與“軟建設”的匹配情況進行評價。
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分析可行性研究報告等提出的“軟建設”措施是否符合實際,統籌“硬投資”與“軟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第九章 項目后評價結論與建議
一、后評價主要結論
(一)綜合項目前期決策、建設準備、實施、運營、效益效果、目標及可持續性、“軟建設”的評價結果,對項目進行總結評價。
(二)概述項目單位對后評價報告的意見,可以附件形式呈現。對涉及公眾利益的非涉密項目,概述社會公眾和行業專家意見征求情況。
二、典型經驗和存在問題
主要從項目前期決策、建設準備、實施、運營、效益效果、目標及可持續性、“軟建設”等方面進行評述。
(一)總結提煉可供推廣借鑒的經驗做法。
(二)概述項目存在的典型問題,從體制機制層面等深入剖析原因。
(三)巡視、審計、事中事后監管等指出的問題及其整改情況。
三、對策建議
(一)宏觀層面建議。對投資管理部門和行業管理部門,主要從加強統籌“硬投資”和“軟建設”、完善后續同類項目審批決策和監督管理、優化資金支持范圍和方式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對地方政府和中央企業,主要從增強項目謀劃科學合理性、加強項目日常管理、保障項目順利建設運營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
(二)微觀層面建議。對項目單位、運營單位及其主管部門,從加強和規范前期工作、建設實施、資金使用、運營管理,提升投資效益效果,推動問題整改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
國家發展改革委核準類項目后評價報告編寫通用大綱
第一章 概述
一、項目基本情況
簡述項目名稱、地點、建設內容、建設目標、建設工期、投資規模和資金來源,項目單位、主要參建單位等情況。
二、自我總結評價完成情況及主要結論
簡述自我總結評價報告編寫單位、主要結論,并對自我總結評價報告的質量進行評價。
三、后評價開展情況及主要結論
簡述后評價工作開展情況,概述后評價報告提出的典型經驗、主要問題、結論及建議。
第二章 項目前期決策總結與評價
一、項目前期決策過程
簡述項目前期決策過程,項目申請書及可行性研究報告(如有)、初步設計文件(如有)的編制、評審、核準等情況,可以列表方式呈現。
二、規劃政策符合性評價
對照項目申請書及可行性研究報告相關內容,根據項目實際建成運營情況,對項目是否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產業政策、行業和市場準入標準等進行評價,對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影響進行分析。
三、決策程序合規性評價評價
項目核準依據是否充分,是否依法履行核準和變更程序,是否依法辦理用地用海、規劃、環評等相關手續,對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影響進行分析。
四、小結
梳理總結該階段的典型經驗、主要問題、結論及建議。(下同)
第三章 項目建設準備、實施、運營總結與評價
一、要素保障評價
概述項目的用地用海、資源環境等要素保障情況。對要素保障的時效性、充分性、合規性等進行評價,對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影響進行分析。
二、招投標評價
概述項目的招投標事項核準意見(如有)落實情況。對招投標工作的合規性進行評價,對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影響進行分析。
三、工程建設評價
概述項目開工、安全生產、竣工驗收等情況,對比項目實際建設情況是否與核準批復的建設內容一致,是否履行調整變更程序,是否及時準確填報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對上述工作的合規性進行評價,對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影響進行分析。
四、投資控制、資金使用評價
(一)概述項目投資控制情況,對比分析實際投資(或竣工決算)與核準文件批復總投資的變化情況及原因,可以列表方式呈現。對項目投資控制效果、投資規模變化的合規性和合理性等進行評價,對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影響進行分析。
(二)概述中央預算內投資、國債等資金申請、管理、使用情況,企業自籌資金到位情況。對中央預算內投資、國債等資金使用合規性、合理性進行評價,對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影響進行分析。
(三)概述項目引入民營資本情況,對照項目申請書或可行性研究報告、核準文件等,對民營資本參與模式及效果等進行評價。
五、項目運營評價
(一)概述項目正式運營起始時間、預期功能和運營目標實現情況、配套工程及輔助設施建設情況等。對項目實際運營效果及水平進行評價,對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影響進行分析。
(二)概述項目技術應用與創新情況,主要包括科研、獲獎、知識產權、人才培養情況,在科技創新、核心技術攻關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使用的實際效果。對項目技術應用與創新的成效和不足進行評價。
六、小結
第四章 項目投資效益效果評價
本章內容主要對照項目申請書、可行性研究報告等分析評價成效和不足。
一、經濟效益評價
分析項目對宏觀經濟、產業經濟、區域經濟等方面的實際影響,及其成效和不足。
二、社會效益評價
分析項目對帶動當地就業、促進企業員工發展、社區發展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的實際影響,及其成效和不足。
三、生態環境效益評價
分析項目在污染物排放、地質災害防治、防洪減災、水土流失、土地復墾、生態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環境敏感區等方面的實際影響,及其成效和不足。
四、資源和能源利用效果評價
分析項目在資源綜合利用、能源節約利用等方面的實際效果,項目能效水平和對所在地能耗雙控、碳排放雙控的影響,及其成效和不足。對于高耗能、高排放項目,評價項目碳排放控制措施的合理性、實效性,以及對所在地區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的影響。
五、小結
第五章 項目目標及可持續性評價
一、項目目標實現情況評價
對照項目申請書及其核準文件、可行性研究報告等確定的建設目標,梳理總結實際完成情況,可以列表方式呈現。對于尚未完成的目標,分析存在的差距及原因,預測后續能否完成。對有“軟建設”要求的項目,應評價“軟建設”措施落實情況及效果。
二、項目可持續性評價
(一)綜合分析項目財務內部收益率、投融資、營收、成本等情況,研判項目債務清償能力,對項目的財務可持續性進行評價。
(二)從資金、土地、環境、資源等要素方面,綜合分析研判項目可持續性。
(三)對照項目風險管控方案(如有),梳理相關風險防范和化解措施落實情況,研判仍然存在的風險隱患。
三、小結
第六章 項目后評價結論和建議
一、后評價主要結論
(一)綜合項目前期決策、建設準備、實施、運營、效益效果、目標及可持續性的評價結果,對項目進行總結評價。
(二)概述項目單位對后評價報告的意見,可以附件形式呈現。對涉及公眾利益的非涉密項目,概述社會公眾和行業專家意見征求情況。
二、典型經驗和存在問題
主要從項目前期決策、建設準備、實施、運營、效益效果、目標及可持續性等方面進行評述。(一)總結提煉可供推廣借鑒的經驗做法。
(二)概述項目存在的典型問題,從體制機制層面等深入剖析原因。
(三)巡視、審計、事中事后監管等指出的問題及其整改情況。
三、對策建議
(一)宏觀層面建議。對投資管理部門、行業管理部門、地方政府等,從優化投資管理、完善產業政策、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
(二)微觀層面建議。對項目單位、運營單位,從加強和規范項目建設、資金使用、運營管理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
國家發展改革委專題后評價報告編寫通用大綱
專題后評價是指對同行業、同區域多個項目的全過程或特定領域(環節)開展評價,如對中央預算內投資、國債等資金支持的某一類項目進行后評價。專題后評價側重反映共性情況,分析相應投資專項設立必要性、實施效果、目標實現等情況,總結典型經驗和共性問題,從政策設計、機制完善、行業和區域發展、投資管理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
第一章 概述
一、項目總體情況
概述專題后評價范圍內的項目總體情況,主要包括總體建設目標、投資規模、共性特點等?梢粤斜砘蚋郊问胶喪龈黜椖康拿Q、地點、建設內容、建設工期、投資規模、項目單位等情況。
二、自我總結評價完成情況及主要結論
簡述自我總結評價報告編寫單位、主要結論,并對自我總結評價報告的質量進行評價。
三、專題后評價開展情況及主要結論
簡述專題后評價工作開展情況,概述后評價報告提出的典型經驗、主要問題、結論及建議。
第二章 前期決策總結與評價
一、前期決策情況
概述項目前期決策總體情況,主要包括決策過程、審批(核準、備案)程序等。對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影響進行分析。
二、規劃政策符合性評價
對照相關重大規劃、重大政策、投資專項管理辦法等,對項目能否支撐相關規劃實施、是否符合相關政策要求、是否屬于專項支持范圍等情況進行總體評價,對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影響進行分析。
三、決策程序合規性評價
評價項目審批(核準)依據是否充分,是否依法履行審批(核準、備案)和調整變更程序,是否依法辦理用地用海、規劃、環評等相關手續,對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影響進行分析。
四、小結
梳理總結該階段的典型經驗、共性或突出問題、結論及建議。對存在突出問題的項目,需單獨說明。(下同)
第三章 建設準備、實施、運營總結與評價
一、要素保障評價
對項目用地用海、資源環境等要素保障的時效性、充分性、合規性等進行總體評價,對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影響進行分析。
二、勘察設計、招投標評價
對項目勘察設計、招投標工作的合規性進行總體評價,對存在—19—的問題、原因及影響進行分析。
三、建設管理評價
對項目開工、質量管理、安全生產、重大設計變更、工程監理、竣工驗收、檔案管理等工作合規性、合理性、實施效果等進行總體評價,對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影響進行分析。
四、投資控制、資金使用評價
(一)對項目投資控制效果、投資規模變化的合規性和合理性、是否存在“報大建小”等進行總體評價,對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影響進行分析。
(二)對項目使用中央預算內投資、國債等資金的合規性、合理性,以及其他建設資金是否及時足額到位等情況進行總體評價,對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影響進行分析。
(三)概述項目引入民營資本情況,對照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審批文件等,對民營資本參與模式及效果等進行評價。對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項目,分析評價新機制政策執行、合作協議簽訂和執行等總體情況。
五、項目運營評價
對項目運營效果及水平、科技創新成效及不足進行總體評價,對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影響進行分析。
六、小結
第四章 目標及效益效果評價
一、目標實現情況評價
分析評價項目在實現相關重大戰略意圖和重大規劃政策目標,實現中央預算內投資、國債等的投資目的等方面,發揮的實際作用和存在的問題。對項目能否長期穩定發揮投資效益進行總體評價。
二、經濟效益評價
分析項目在宏觀經濟、產業經濟、區域經濟、地方政府債務等方面的實際影響,及其成效和不足。
三、社會效益評價
分析項目在促進居民就業和增收、推動社會事業發展、保障弱勢群體、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的實際影響,及其成效和不足。對采取以工代賑方式建設的項目,應分析以工代賑的實際效果。
四、生態環境效益評價
分析項目在污染物排放、地質災害防治、防洪減災、水土流失、土地復墾、生態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環境敏感區等方面的實際影響,及其成效和不足。
五、資源和能源利用效果評價
分析項目在資源和能源節約利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等方面的實際影響,及其成效和不足。
六、小結
第五章 項目“軟建設”總結與評價
對相關審批文件提出“軟建設”要求的項目,應就本章內容進行總結與評價。
一、項目“軟建設”情況
概述為推動項目順利建設、運營,在規劃、政策和體制機制等方面的創新舉措及其效果。對項目“硬投資”與“軟建設”的匹配情況進行總體評價。
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分析項目所屬領域相關實施方案、管理辦法等提出的“軟建設”措施是否有效落實,可行性研究報告等提出的“軟建設”措施是否符合實際,統籌“硬投資”與“軟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第六章 專題后評價結論和建議
一、專題后評價主要結論
(一)綜合前期決策、建設準備、實施、運營、目標及效益效果、“軟建設”的分析評價結果,提出專題后評價的結論。
(二)概述項目單位對后評價報告的意見,可以附件形式呈現。對涉及公眾利益的非涉密項目,概述社會公眾和行業專家意見征求情況。
二、典型經驗和存在問題
主要從項目前期決策、建設準備、實施、運營、目標及效益效果、“軟建設”等方面進行評述。
(一)總結提煉可供推廣借鑒的經驗做法。
(二)從規劃制定、制度設計、管理機制、政策落實等層面,概述項目存在的共性問題和突出問題,并深入剖析原因。
(三)巡視、審計、事中事后監管等指出的共性問題及其整改情況。
三、對策建議
(一)宏觀層面建議。對投資管理部門和行業管理部門,主要從加強統籌“硬投資”和“軟建設”,完善行業管理、產業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等規劃、政策、體制機制,提升后續同類項目決策和監督管理水平、優化資金支持范圍和方式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對地方政府和中央企業,主要從增強項目謀劃科學合理性、加強項目日常管理、保障項目順利建設運營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
(二)微觀層面建議。對存在突出問題的項目,向項目單位、運營單位及其主管部門提出改進提升的意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