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o id="2y83l"><rt id="2y83l"></rt></bdo><bdo id="2y83l"></bdo><delect id="2y83l"><rt id="2y83l"><bdo id="2y83l"></bdo></rt></delect><delect id="2y83l"><rt id="2y83l"></rt></delect><delect id="2y83l"></delect><delect id="2y83l"></delect><delect id="2y83l"></delect><delect id="2y83l"></delect><delect id="2y83l"><noframes id="2y83l"><rt id="2y83l"></rt> <noframes id="2y83l"><delect id="2y83l"></delect><delect id="2y83l"></delect><delect id="2y83l"><noframes id="2y83l"><delect id="2y83l"></delect><bdo id="2y83l"><rt id="2y83l"></rt></bdo><rt id="2y83l"></rt><delect id="2y83l"></delect><bdo id="2y83l"></bdo><delect id="2y83l"></delect><delect id="2y83l"><rt id="2y83l"><bdo id="2y83l"></bdo></rt></delect> <delect id="2y83l"></delect><rt id="2y83l"></rt><delect id="2y83l"></delect><delect id="2y83l"></delect><bdo id="2y83l"><rt id="2y83l"></rt></bdo><bdo id="2y83l"></bdo><delect id="2y83l"><noframes id="2y83l"><bdo id="2y83l"></bdo><delect id="2y83l"><noframes id="2y83l"><delect id="2y83l"></delect>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速遞

  • 中國(長沙)信托國際論壇綜述

    [ 張軍建 ]——(2005-4-25) / 已閱18836次

    關于我國當前信托業的人力現狀,張興波指出,信托從業人員的經營意識和理財觀念跟不上形勢發展的變化,信托公司的用人體制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不到位,經營方式相對粗放。信托公司必須從過去依賴增加人員數量的“外延型擴張模式”轉向依靠強化內部管理和提高從業人員整體素質的“內涵型成長模式”。平安信托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童愷建議,監管部門應盡快制定《從業人員行業操守規則》,在人員管理方面完善規章制度。鄧舉功認為,雖然現階段貸款類信托品種簡單且管理費較少,但對于鍛煉人才具有不可忽視的階段性作用,可以為今后有意識地逐步轉變資金運用方式奠定基礎。關于臺灣地區信托業的人力現況,賴源河指出,大多數的信托從業人員均已取得信托專業資格,信托業界都在不斷提升所屬人員的專業職能;主管部門委托“信托業商業同業公會”辦理資格審定。反觀大陸目前信托從業人員的整體數量和質量,與現有的業務需求和人們的期望值之間形成了較大的反差,人員培訓、教育和儲備的任務還異常繁重。
    關于以客戶關系管理為基礎的信托經紀人營銷服務模式,上海愛建信托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李忠誠指出,建設信托經紀人隊伍應注意三個問題:首先,制定獎勵明確的管理制度,完善培訓和考核等配套制度;其次,防止信托經紀人為了眼前利益而損害客戶利益,影響公司的形象和品牌;最后,提高服務的技術含量,以鞏固專業優勢;谙愀凼芡腥诵袠I的經驗,安東尼•郎提出了一些選擇受托人的技巧:第一,依據信托目的來選擇受托人;第二,多重目的信托可以由多類專業受托人來共同處理;第三,應區分信托的結構和預期,注重受托人的知識背景和業務經驗。
    上述經驗對當前信托人才的培養與管理具有啟示意義,應認真地總結和汲取信托發達國家或地區的相關經驗,為我所用。監管部門、信托機構、科研院所應該攜手培養信托人才,共同建立和完善我國信托人才的教育、考試、認證、培訓、選拔、管理等制度,夯實中國信托大廈的根基。


    注:本文全文刊載于《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一期

    張軍建:男,河南人,1956年生,中南大學法學院教授、信托與信托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王。耗,甘肅人,1979年生,中南大學法學院經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


    總共2頁  [1] 2

    上一頁  

    ==========================================

    免責聲明:
    聲明:本論文由《法律圖書館》網站收藏,
    僅供學術研究參考使用,
    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

    ==========================================

    論文分類

    A 法學理論

    C 國家法、憲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經濟法

    N 訴訟法

    S 司法制度

    T 國際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

    99re66在线观看精品免费|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最新|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色偷偷偷久久伊人大杳蕉|亚洲欧洲另类春色校园小说
    <bdo id="2y83l"><rt id="2y83l"></rt></bdo><bdo id="2y83l"></bdo><delect id="2y83l"><rt id="2y83l"><bdo id="2y83l"></bdo></rt></delect><delect id="2y83l"><rt id="2y83l"></rt></delect><delect id="2y83l"></delect><delect id="2y83l"></delect><delect id="2y83l"></delect><delect id="2y83l"></delect><delect id="2y83l"><noframes id="2y83l"><rt id="2y83l"></rt> <noframes id="2y83l"><delect id="2y83l"></delect><delect id="2y83l"></delect><delect id="2y83l"><noframes id="2y83l"><delect id="2y83l"></delect><bdo id="2y83l"><rt id="2y83l"></rt></bdo><rt id="2y83l"></rt><delect id="2y83l"></delect><bdo id="2y83l"></bdo><delect id="2y83l"></delect><delect id="2y83l"><rt id="2y83l"><bdo id="2y83l"></bdo></rt></delect> <delect id="2y83l"></delect><rt id="2y83l"></rt><delect id="2y83l"></delect><delect id="2y83l"></delect><bdo id="2y83l"><rt id="2y83l"></rt></bdo><bdo id="2y83l"></bdo><delect id="2y83l"><noframes id="2y83l"><bdo id="2y83l"></bdo><delect id="2y83l"><noframes id="2y83l"><delect id="2y83l"></del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