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o id="2y83l"><rt id="2y83l"></rt></bdo><bdo id="2y83l"></bdo><delect id="2y83l"><rt id="2y83l"><bdo id="2y83l"></bdo></rt></delect><delect id="2y83l"><rt id="2y83l"></rt></delect><delect id="2y83l"></delect><delect id="2y83l"></delect><delect id="2y83l"></delect><delect id="2y83l"></delect><delect id="2y83l"><noframes id="2y83l"><rt id="2y83l"></rt> <noframes id="2y83l"><delect id="2y83l"></delect><delect id="2y83l"></delect><delect id="2y83l"><noframes id="2y83l"><delect id="2y83l"></delect><bdo id="2y83l"><rt id="2y83l"></rt></bdo><rt id="2y83l"></rt><delect id="2y83l"></delect><bdo id="2y83l"></bdo><delect id="2y83l"></delect><delect id="2y83l"><rt id="2y83l"><bdo id="2y83l"></bdo></rt></delect> <delect id="2y83l"></delect><rt id="2y83l"></rt><delect id="2y83l"></delect><delect id="2y83l"></delect><bdo id="2y83l"><rt id="2y83l"></rt></bdo><bdo id="2y83l"></bdo><delect id="2y83l"><noframes id="2y83l"><bdo id="2y83l"></bdo><delect id="2y83l"><noframes id="2y83l"><delect id="2y83l"></delect>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速遞

  • 未成年人的犯罪與刑罰

    [ 楊新京 ]——(2002-1-20) / 已閱73452次

    (2)對未成年犯執行刑罰應當以教育改造為主。未成年犯的勞動,應當符合未成年人的特點,以學習文化和生產技能為主。未成年犯管教所應當配合國家、社會、學校等教育機構,為未成年犯接受義務教育提供必要的條件。
    4、罰金。罰金是判處犯罪分子向國家繳納一定數額金錢的刑罰方法。主要適用于貪財圖利或與財產犯罪有關的犯罪,也適用于少數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的犯罪。其特點是:對追求不法經濟利益的犯罪分子判處罰金,既能起到更現實的懲罰與教育作用,又可以從經濟上剝奪其繼續進行犯罪活動的物質條件,預防其再次犯罪。罰金在刑法分則中的適用范圍較為廣泛。
    對未成年人是否能適用罰金,在刑法理論中存在著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刑法對罰金刑的適用主體并沒有任何附加條件,不管被告人是成年人還是未成年人,有無繳納能力均可適用。⑤另一種觀點認為,不宜對未成年人適用罰金。因為他們無固定收入,無獨立財產,對其判處罰金,勢必由其家長或監護人代繳,變成了刑事責任的變相株連。⑥我們認為,對未成年人犯罪適用罰金,有其合理和積極的因素。理由如下:
    (1)部分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犯罪人,在犯罪時已經有工作并有固定的收入,對這一部分人當然可以適用罰金;
    (2)部分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犯罪人,在犯罪時沒有工作和固定的收入,對這一部分人也可以適用罰金。誠然,被判處的罰金只能是未成年犯罪人的父母或者法定監護人代為繳納了,但我們并不認為是“變相株連”,這是因為未成年犯罪人的父母或者法定監護人沒有履行好對未成年子女的管教責任,而這個責任總是要通過具體的行為來體現的,暫且我們把為未成年子女的犯罪代繳罰金看成是所負法律責任的體現。
    我們認為,罪責自負的原則在對自由刑的適用上,是應當也能夠做到的;但對罰金刑的適用,是無法百分之百地做到的。不僅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犯罪人的罰金判決,絕大多數都是由其父母代繳的,而且許多成年犯罪人的罰金判決,也是由其父母或者親友代繳的,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法律和事實發生沖突時,我們應當研究如何調整法律,使其適應現實。
    (3)人民法院對未成年人犯罪單處或者選處罰金,而不再對其判處自由刑,從而避免了未成年犯在監管場所可能受到的“交叉感染”。
    基于以上理由,我們認為對未成年人犯罪適用罰金,是有積極意義的。那些反對對未成年人犯罪適用罰金的觀點若成立,只能是又失去了一個對未成年人犯罪既有利、又有益的刑罰種類。
    (三)對未成年人犯罪的量刑
    如上所述,對未成年人犯罪可以適用的刑種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罰金。但在刑罰的具體運用時,還有一些對未成年人犯罪有利的量刑也應當重視。它們是:
    1、緩刑。緩刑是指人民法院對被判處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其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認為暫緩執行原判刑罰,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規定一定的考驗期,暫緩其刑罰的執行,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驗期內,如果未犯新罪,未發現漏罪,也沒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安部門有關緩刑的監督管理規定,原判刑罰就不再執行的制度。我們認為,緩刑制度是懲辦與寬大相結合、懲罰與教育改造相結合政策的重要體現,對未成年人犯罪適用緩刑有著更積極的意義。被宣告緩刑的未成年犯罪人不脫離自己的家庭,仍在原所在學校學習和單位工作,對促進未成年犯罪人改造、穩定其家庭生活、爭取社會同情、維護社會安定都有著積極意義。因此,對那些犯罪情節較輕并有悔罪表現的未成年犯罪人,只要不是累犯,在被判處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同時,都應考慮予以緩刑。
    2、減刑。減刑是指對于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由于其在刑罰執行期間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現,因而適當減輕其原判刑罰的制度。對未成年犯罪人的減刑,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1997年10月28日)第13條規定:對犯罪時未成年的罪犯的減刑,在掌握標準上可以比照成年罪犯依法適度放寬。未成年罪犯能認罪服法,遵守監規,積極參加學習、勞動的,即可視為確有悔改表現予以減刑,其減刑的幅度可以適當放寬,間隔的時間可以相應縮短。
    3、假釋。假釋是指對于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執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不致再危害社會,而附條件地將其提前釋放的制度。對未成年犯罪人的假釋,也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13條之中:對犯罪時未成年的罪犯的假釋,符合刑法第81條第1款規定的,可以假釋。
    總之,未成年人犯罪與成年人犯罪在刑事責任的認定和刑罰的適用上有著明顯的區別,正確地認定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責任,準確地適用刑罰和量刑,體現了我國法律和司法機關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原則。

    參考文獻:
    ④《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適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1995年5月2日。
    ② 李翔:“論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兼評我國刑法第17條第2款之規定”,《刑事司法雜志》2000年第5期。
    ③ 阮方民:“論刑法中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規定的適用”,載人大報刊復印資料《刑事法學》1999年第1期,第26頁。
    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強奸案件有關問題的解釋》,2000年2月24日。
    ⑤ 杜雪明等:“對未成年犯適用罰金刑的限制”,人民法院報,2001年4月3日。
    ⑥ 趙小峰:“對未成年被告人能否適用罰金刑”,檢察日報,2000年9月21日。

    JUVENILE DELINQUENCY
    AND PENALTIES APPLIED

    Yang Xinjing

    ( National Procurators College, Beijing 100041 )

    Abstract: Cases concerning juvenile delinquency take a certain proportion in all the criminal cases today. However, for a juvenile delinquent, the charge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ie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penalties are strikingly different from those for an adult criminal.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conviction of a juvenile delinquent with regard to his/her age as defined in the criminal law, with a conclusion that, according to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criminal law and the features of juveniles, penalties like capital punishment, life imprisonment, deprivation of political rights and expropriation cannot be applied to juvenile delinquents.
    Key words: juvenile delinquency, criminal responsibilities, penalties

    總共2頁  [1] 2

    上一頁  

    ==========================================

    免責聲明:
    聲明:本論文由《法律圖書館》網站收藏,
    僅供學術研究參考使用,
    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

    ==========================================

    論文分類

    A 法學理論

    C 國家法、憲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經濟法

    N 訴訟法

    S 司法制度

    T 國際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

    99re66在线观看精品免费|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最新|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色偷偷偷久久伊人大杳蕉|亚洲欧洲另类春色校园小说
    <bdo id="2y83l"><rt id="2y83l"></rt></bdo><bdo id="2y83l"></bdo><delect id="2y83l"><rt id="2y83l"><bdo id="2y83l"></bdo></rt></delect><delect id="2y83l"><rt id="2y83l"></rt></delect><delect id="2y83l"></delect><delect id="2y83l"></delect><delect id="2y83l"></delect><delect id="2y83l"></delect><delect id="2y83l"><noframes id="2y83l"><rt id="2y83l"></rt> <noframes id="2y83l"><delect id="2y83l"></delect><delect id="2y83l"></delect><delect id="2y83l"><noframes id="2y83l"><delect id="2y83l"></delect><bdo id="2y83l"><rt id="2y83l"></rt></bdo><rt id="2y83l"></rt><delect id="2y83l"></delect><bdo id="2y83l"></bdo><delect id="2y83l"></delect><delect id="2y83l"><rt id="2y83l"><bdo id="2y83l"></bdo></rt></delect> <delect id="2y83l"></delect><rt id="2y83l"></rt><delect id="2y83l"></delect><delect id="2y83l"></delect><bdo id="2y83l"><rt id="2y83l"></rt></bdo><bdo id="2y83l"></bdo><delect id="2y83l"><noframes id="2y83l"><bdo id="2y83l"></bdo><delect id="2y83l"><noframes id="2y83l"><delect id="2y83l"></del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