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強納稅人權益保護工作的若干意見
稅總發〔2013〕1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
為進一步加強納稅人權益保護工作,切實保障納稅人的合法權益,根據現行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提出如下意見,請各地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一、提高認識,高度重視納稅人權益保護工作
深刻理解保護納稅人合法權益的重要性。保護納稅人合法權益,事關和諧社會建設,事關政府職能轉變,事關稅收事業科學發展,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現實需要,是建設服務型稅務機關的重要內容,是堅持依法行政、營造良好稅收環境的具體體現。保護納稅人合法權益,有利于激發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有利于構建和諧征納關系,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有利于提高納稅服務能力和踐行以人為本的理念,對于進一步深化納稅服務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牢固樹立征納雙方法律地位平等的理念。納稅人是市場經濟的主體,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進步的主要推動者,也是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貢獻者。各級稅務機關務必按照建設服務型政府和法治政府的要求,切實轉變思想,把征納雙方法律地位平等作為稅收法律關系的基本準則,始終把尊重和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作為稅務機關和稅務人員的法定義務,全面理解和掌握納稅人每一項法定權利的內涵和實質,在實際工作中依法有效地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
高效推進納稅人權益保護工作。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納稅人的法治意識、權利主體意識不斷增強,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要求不斷提高。然而,由于長期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部分稅務機關和稅務人員的思想觀念還沒有從監督管理向服務管理轉變,制度性侵權問題仍然存在,個性侵權問題時有發生,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稅收和諧關系的建立和納稅人稅法遵從度的提高。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各級稅務機關要切實加強對納稅人權益保護工作的領導,進一步推進納稅人權益保護工作,建立健全納稅人權益保護的制度和機制,全面推行依法行政,規范稅收執法,強化執法監督,暢通救濟渠道,以納稅人需求為導向,有效開展納稅服務,著力優化辦稅流程,減輕納稅人辦稅負擔,切實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營造公平、公正、和諧的稅收環境,努力形成依法誠信納稅,共建和諧社會的良好氛圍。
二、強化措施,夯實納稅人權益保護基礎
。ㄒ唬┩七M辦稅公開,保障納稅人的知情權
推行陽光行政。貫徹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堅持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通過辦稅服務廳、稅務網站、納稅服務熱線等多種渠道向社會公開納稅人的權利與義務、稅收政策與辦稅流程、服務時限與承諾、行政審批事項、納稅信用等級評定、欠稅公告、稅款核定、行政收費標準、投訴舉報電話等內容,及時更新、細化公開內容,豐富公開形式,保證辦稅公開的廣泛性和有效性,保障納稅人的知情權。
加強稅法宣傳和納稅咨詢。做好稅法宣傳和納稅人權利與義務的宣傳工作,提升納稅人的維權意識。規范宣傳內容,依托12366稅收業務知識庫,統一稅法宣傳和納稅咨詢口徑,確保宣傳和咨詢內容的準確權威、更新及時、口徑統一、指向明確。以納稅人咨詢數據分析為基礎,針對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不同經濟類型納稅人的需求差異,確定宣傳和咨詢的策略與渠道,推行個性化稅法宣傳和咨詢服務。
加強稅收政策解讀。嚴格執行稅收政策文件與解讀稿“同步起草、同步審批、同步發布”的制度,幫助納稅人和社會各界準確理解和執行稅收政策。注意解讀稿語言文字的通俗易懂,清楚解釋文件出臺的背景意義、文件內容的重點、理解的難點、新舊政策變化的對比銜接和操作落實的具體措施。
。ǘ┩七M依法行政,規范執法行為
推進依法行政。嚴格執行稅收法律和行政法規,規范稅收行政行為。認真落實依法征稅,堅決不收過頭稅,堅決防止和制止越權減免稅。牢固樹立不落實稅收優惠政策也是收過頭稅、而且是對納稅人合法權益重大侵害的觀念,健全稅收優惠政策督促檢查、跟蹤問效和持續改進機制。完善稅收執法過程中有關告知、回避、調查取證、聽證、說明理由等程序制度,完善納稅申報、稅款征收、稅收強制、稅務行政處罰等制度,明確執法環節和步驟,細化工作流程,保障納稅人在辦稅過程中的各項法定權利。
規范稅務行政裁量權。明確適用規則,規范行政處罰、核定征收、稅務審批等領域的行政裁量權,促使基層稅務機關和稅務人員合法、合理、適度地行使裁量權,杜絕執法隨意性。
。ㄈ┩晟贫愂照骷{溝通機制,融洽征納關系
推動稅收立法公眾參與。在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稅收規章和稅收規范性文件的制定過程中注意維護納稅人權益,逐步實施稅制改革和重大稅收政策調整措施出臺前的專家論證、公開征求意見等制度,提高納稅人參與度和稅法透明度。
加強納稅人需求的動態管理。通過稅務網站、納稅服務熱線、辦稅服務廳或召開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定期收集關于稅收政策、征收管理、納稅服務以及權益保護等方面的納稅人需求,并逐步實現通過信息化手段進行收集、整理、分析。及時解決本級職權可以處理的納稅人正當、合理需求;及時呈報需要上級稅務機關解決的事項;對于暫時不能解決的納稅人合理需求,應當分析原因、密切跟蹤,待條件具備時主動采取措施予以解決;對于已經處理的納稅人需求,應通過電話回訪、問卷調查、隨機抽查等形式,對相關措施的實際效果進行評估,未達到預期效果的,及時采取措施進一步解決。通過收集、分析、處理和持續的效果評估,實現納稅人需求的動態管理。
規范納稅人滿意度調查。在總局每兩年開展一次全國納稅人滿意度調查的基礎上,省級稅務機關可以適時開展對具體服務措施的滿意度調查,但原則上在一個年度內不得對納稅人進行重復調查,以免增加納稅人負擔。稅務機關應當對調查獲取的信息進行深入分析、合理應用,及時整改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逐步完善服務措施,使有限的服務資源發揮出最大的效能。
。ㄋ模┨剿鹘⒍愂诊L險防范機制,促進稅法遵從
逐步實行納稅風險提示。根據對稅收政策的執行和納稅信用等級評定等情況的綜合分析,分類梳理納稅人在辦稅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風險,對于未涉嫌稅收違法行為或存在偷逃騙稅等稅收風險的納稅人,可以通過宣傳輔導或各種信息化手段事前提示納稅人有可能涉及的納稅風險,幫助納稅人主動防范風險,提高稅法遵從度。
積極探索大企業稅務風險指引。針對稅法遵從意愿強、風險內控機制健全的納稅人,可以進一步細化征納雙方的權利與義務,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協作推動稅法遵從。有條件的地區,可協助納稅人建立稅務風險控制機制,并通過信息化手段使其融入納稅人的經營管理全過程。對于特別重要的稅法適用問題,也可以探索為納稅人提供特定商務活動的涉稅事項事先裁定,幫助納稅人防范納稅風險。
。ㄎ澹┩七M減負提效,降低納稅人辦稅成本
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按照國務院要求和《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貫徹落實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的通知》,本著方便納稅人的原則,大力清理稅務行政審批項目,稅務部門規章和稅收規范性文件一律不得設定行政審批項目。進一步下放審批權限,對能夠由基層稅務機關實施的審批事項應盡量下放到基層;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由較高層級稅務機關審批的事項,凡是可以下放審批權限的,應提出法律、行政法規修改建議;對納稅人主動發起的或能夠在辦稅服務廳受理的審批事項,應通過辦稅服務廳受理,并按照規定程序辦結后告知納稅人;對能夠在辦稅服務廳辦結的審批事項,盡量當場辦結,并加強后續監督,以確保納稅資料的真實、合法。
提高辦稅效率。加強征管信息的綜合利用,不斷完善納稅人涉稅信息“一戶式”電子檔案管理制度,建立涉稅信息共享制度,規范日常涉稅信息采集,簡并納稅人報送的涉稅資料,對納稅人辦理涉稅事項所需的資料,實行“一次性”告知,減少重復報送資料行為;對資料齊全的涉稅事項,可以當場辦結的,予以即時辦結;對不能夠即時辦結的,實行限時辦結并告知納稅人辦結時限。
避免多頭、交叉重復稅務檢查和重迭稅收執法。統籌安排對納稅人的各種檢查。當事人申報辦理和變更稅務登記時,稅務機關需要到現場實地調查核實相關事項的,原則上應一次性查核完畢。
。┘訌娚娑愋畔⒈C,維護納稅人保密權
依法為納稅人保密。認真執行《納稅人涉稅保密信息管理暫行辦法》,明確工作職責,嚴格貫徹涉稅保密的相關規定。嚴格遵守信息披露、提供和查詢程序,防止泄露納稅人個人隱私和商業秘密。對于稅務機關和稅務人員在稅收征收管理各環節采集、接觸到的納稅人涉密信息,必須在職責范圍內接收、使用和傳遞。強化保密教育,努力增強稅務人員的保密意識,切實保障納稅人的保密權。
。ㄆ撸┨剿鹘⒍愂諣幾h調解機制,暢通侵權救濟渠道
探索建立稅收爭議調解機制。稅收爭議調解是指在稅收征收、管理、稽查等活動中,納稅人與稅務機關發生涉稅爭議時,以納稅人自愿為原則,由稅務機關相關部門對爭議進行判斷、處置、化解。各級稅務機關應按照中央關于注重運用調解手段化解行政爭議的要求,積極探索建立稅收爭議調解機制,避免納稅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對于納稅人已經申請稅務行政復議、納稅服務投訴且已受理,或提起行政訴訟且已立案的稅收爭議,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執行。
認真做好納稅服務投訴處理工作。嚴格執行《納稅服務投訴管理辦法(試行)》,各級稅務機關應配備專門的納稅服務投訴管理人員,健全內部管理機制,暢通投訴受理渠道,規范統一處理流程,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納稅服務投訴“受理、承辦、轉辦、督辦、反饋、分析和持續改進”一整套流程的處理機制。定期對投訴事項進行總結、分析和研究,及時發現帶有傾向性和普遍性的問題,提出預防和解決的措施,實現從被動接受投訴到主動預防投訴的轉變。
認真開展行政復議和應訴。認真貫徹稅務行政復議的規定和制度,簡化復議申請手續,暢通復議申請渠道,依法辦理復議案件,嚴格履行復議規定。完善行政應訴制度,積極應訴法院受理的涉稅案件,認真履行法院的生效判決和裁定。嚴格按照國家賠償法執行行政賠償,保證納稅人受到的損失依法獲得賠償。
。ò耍┙⒓{稅人權益保護組織,構建納稅人維權平臺
注重發揮稅務機關的職能作用,主導建立納稅人權益保護組織,實現納稅人權益保護組織管理規范化、活動常態化?焖夙憫{稅人權益保護組織代表納稅人提出的意見、建議和權益維護訴求,并將維護納稅人權益落到實處。充分發揮行業協會、政府相關部門和納稅人的積極性,增進征納溝通和社會協作,拓展納稅人權益保護工作的廣度和深度。
。ň牛⿵娀娑愋畔⒎⻊蘸椭薪闄C構監管,提高行業服務水平
保護納稅人在信息系統推廣應用過程中的合法權益。在推進征管改革和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尊重納稅人的自愿選擇權,以“不增加納稅人成本負擔、不增加納稅人工作量、不增加納稅人報送資料”為原則,積極引導納稅人使用各種網絡辦稅系統,不得強制推行。除總局文件明確規定外,各地自行開發和委托開發普遍推廣應用的軟件不得向納稅人收取任何形式的費用,各級稅務機關不得以任何理由向納稅人推銷或搭車銷售任何產品和服務。
加強對涉稅服務單位的監管。堅決落實總局相關政策規定,著力抓好防偽稅控系統和各類涉稅軟件開發和維護單位的監督和管理,向納稅人公告服務監督電話、公布服務合同、服務標準和收費標準。加強對涉稅服務單位的檢查,督促其切實履行服務合同和服務承諾,保證服務質量。務必高度重視現有涉稅軟件的收費問題,切實強化對開發企業的監管責任,積極解決出于稅收征管目的而使用涉稅軟件的收費問題,堅決制止和糾正涉稅服務單位侵害納稅人權益的行為。
加強對涉稅中介機構的監管,切實維護納稅人委托稅務代理權。健全涉稅中介行業管理制度,加強對涉稅中介機構的培訓和指導,提高涉稅中介機構服務能力,促進行業自律和行業健康發展。稅務機關應當依法履行自身職責和義務,不得強制納稅人接受稅務代理事項,不得指定稅務中介代理,切實保障納稅人委托稅務代理權的自主自愿實現。
三、強化保障,全面提升納稅人權益保護工作效率
。ㄒ唬┙M織保障。高度重視納稅人權益保護工作,強化組織領導,健全服務機構,整合管理資源,合理劃分職能,明晰工作職責,加強內部協調,確保納稅人權益保護工作順利開展。納稅服務領導小組要切實履行好指揮、協調、監督、檢查等職能,制定中長期工作規劃并抓好落實,使權益保護工作貫穿于稅收工作全員全過程。相關職能部門應根據各自職責和分工,密切配合,形成整體工作合力。
。ǘ┲贫缺U。建立納稅人權益保護工作崗責體系,明確不同部門和崗位人員在納稅人權益保護工作方面的職責與任務。建立納稅人權益保護工作規程和制度,規范工作內容、標準、程序和方式。建立納稅人權益保護工作考核評價制度,合理設置考評指標,定期開展內部考核和外部評議,對納稅人權益保護工作的各個節點進行全程控管。建立納稅人權益保護工作責任追究制度,加大對侵害納稅人權益行為的責任追究力度。
。ㄈ┤肆ΡU。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加強納稅人權益保護工作的專業化隊伍建設,適當增配崗位力量,優化人員結構,抽調一批既精通稅收業務又熟悉法律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從事納稅人權益保護工作。大力加強對專業人員的崗位鍛煉和教育培訓,提高從事納稅人權益保護工作專業人員的業務水平和能力。不斷加強權益保護工作的全員業務培訓,努力提升權益保護工作的整體水平。
。ㄋ模┙涃M保障。合理使用納稅服務專項經費,確保納稅服務部門在進行納稅人需求管理、滿意度調查、以及納稅服務投訴等工作時的經費使用,以利于納稅人權益保護工作的開展。
國家稅務總局
2013年2月8日
網絡發票管理辦法
國家稅務總局令第30號
《網絡發票管理辦法》已經2013年1月25日國家稅務總局第1次局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3年4月1日起施行。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肖 捷
2013年2月25日
網絡發票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加強普通發票管理,保障國家稅收收入,規范網絡發票的開具和使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使用網絡發票管理系統開具發票的單位和個人辦理網絡發票管理系統的開戶登記、網上領取發票手續、在線開具、傳輸、查驗和繳銷等事項,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網絡發票是指符合國家稅務總局統一標準并通過國家稅務總局及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公布的網絡發票管理系統開具的發票。
國家積極推廣使用網絡發票管理系統開具發票。
第四條 稅務機關應加強網絡發票的管理,確保網絡發票的安全、唯一、便利,并提供便捷的網絡發票信息查詢渠道;應通過應用網絡發票數據分析,提高信息管稅水平。
第五條 稅務機關應根據開具發票的單位和個人的經營情況,核定其在線開具網絡發票的種類、行業類別、開票限額等內容。
開具發票的單位和個人需要變更網絡發票核定內容的,可向稅務機關提出書面申請,經稅務機關確認,予以變更。
第六條 開具發票的單位和個人開具網絡發票應登錄網絡發票管理系統,如實完整填寫發票的相關內容及數據,確認保存后打印發票。
開具發票的單位和個人在線開具的網絡發票,經系統自動保存數據后即完成開票信息的確認、查驗。
第七條 單位和個人取得網絡發票時,應及時查詢驗證網絡發票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對不符合規定的發票,不得作為財務報銷憑證,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拒收。
第八條 開具發票的單位和個人需要開具紅字發票的,必須收回原網絡發票全部聯次或取得受票方出具的有效證明,通過網絡發票管理系統開具金額為負數的紅字網絡發票。
第九條 開具發票的單位和個人作廢開具的網絡發票,應收回原網絡發票全部聯次,注明“作廢”, 并在網絡發票管理系統中進行發票作廢處理。
第十條 開具發票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在辦理變更或者注銷稅務登記的同時,辦理網絡發票管理系統的用戶變更、注銷手續并繳銷空白發票。
第十一條 稅務機關根據發票管理的需要,可以按照國家稅務總局的規定委托其他單位通過網絡發票管理系統代開網絡發票。
稅務機關應當與受托代開發票的單位簽訂協議,明確代開網絡發票的種類、對象、內容和相關責任等內容。
第十二條 開具發票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如實在線開具網絡發票,不得利用網絡發票進行轉借、轉讓、虛開發票及其他違法活動。
第十三條 開具發票的單位和個人在網絡出現故障,無法在線開具發票時,可離線開具發票。
開具發票后,不得改動開票信息,并于48小時內上傳開票信息。
第十四條 開具發票的單位和個人違反本辦法規定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有關規定處理。
第十五條 省以上稅務機關在確保網絡發票電子信息正確生成、可靠存儲、查詢驗證、安全唯一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試行電子發票。
第十六條 本辦法自2013年4月1日起施行。
稅收票證管理辦法
國家稅務總局令第28號
《稅收票證管理辦法》已經2013年1月25日國家稅務總局第1 次局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肖捷
2013年2月25日
稅收票證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稅收票證管理工作,保證國家稅收收入的安全完整,維護納稅人合法權益,適應稅收信息化發展需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稅務機關、稅務人員、納稅人、扣繳義務人、代征代售人和稅收票證印制企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印制、使用、管理稅收票證,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稅收票證,是指稅務機關、扣繳義務人依照法律法規,代征代售人按照委托協議,征收稅款、基金、費、滯納金、罰沒款等各項收入(以下統稱稅款)的過程中,開具的收款、退款和繳庫憑證。稅收票證是納稅人實際繳納稅款或者收取退還稅款的法定證明。
稅收票證包括紙質形式和數據電文形式。數據電文稅收票證是指通過橫向聯網電子繳稅系統辦理稅款的征收繳庫、退庫時,向銀行、國庫發送的電子繳款、退款信息。
第四條 國家積極推廣以橫向聯網電子繳稅系統為依托的數據電文稅收票證的使用工作。
第五條 稅務機關、代征代售人征收稅款時應當開具稅收票證。通過橫向聯網電子繳稅系統完成稅款的繳納或者退還后,納稅人需要紙質稅收票證的,稅務機關應當開具。
扣繳義務人代扣代收稅款時,納稅人要求扣繳義務人開具稅收票證的,扣繳義務人應當開具。
第六條 稅收票證的基本要素包括:稅收票證號碼、征收單位名稱、開具日期、納稅人名稱、納稅人識別號、稅種(費、基金、罰沒款)、金額、所屬時期等。
第七條 紙質稅收票證的基本聯次包括收據聯、存根聯、報查聯。收據聯交納稅人作完稅憑證;存根聯由稅務機關、扣繳義務人、代征代售人留存;報查聯由稅務機關做會計憑證或備查。
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以下簡稱。┒悇諜C關可以根據稅收票證管理情況,確定除收據聯以外的稅收票證啟用聯次。
第八條 國家稅務總局統一負責全國的稅收票證管理工作。其職責包括:
。ㄒ唬┰O計和確定稅收票證的種類、適用范圍、聯次、內容、式樣及規格;
。ǘ┰O計和確定稅收票證專用章戳的種類、適用范圍、式樣及規格;
。ㄈ┯≈、保管、發運需要全國統一印制的稅收票證,刻制需要全國統一制發的稅收票證專用章戳;
。ㄋ模┐_定稅收票證管理的機構、崗位和職責;
。ㄎ澹┙M織、指導和推廣稅收票證信息化工作;
。┙M織全國稅收票證檢查工作;
。ㄆ撸┢渌珖缘亩愂掌弊C管理工作。
第九條 省以下稅務機關應當依照本辦法做好本行政區域內的稅收票證管理工作。其職責包括:
。ㄒ唬┴撠煴炯墮嘞薹秶鷥鹊亩愂掌弊C印制、領發、保管、開具、作廢、結報繳銷、停用、交回、損失核銷、移交、核算、歸檔、審核、檢查、銷毀等工作;
。ǘ┲笇Ш捅O督下級稅務機關、扣繳義務人、代征代售人、自行填開稅收票證的納稅人稅收票證管理工作;
。ㄈ┙M織、指導、具體實施稅收票證信息化工作;
。ㄋ模┙M織稅收票證檢查工作;
。ㄎ澹┢渌愂掌弊C管理工作。
第十條 扣繳義務人和代征代售人在代扣代繳、代收代繳、代征稅款以及代售印花稅票過程中應當做好稅收票證的管理工作。其職責包括:
。ㄒ唬┩咨票9軓亩悇諜C關領取的稅收票證,并按照稅務機關要求建立、報送和保管稅收票證賬簿及有關資料;
。ǘ榧{稅人開具并交付稅收票證;
。ㄈ┌磿r解繳稅款、結報繳銷稅收票證;
。ㄋ模┢渌愂掌弊C管理工作。
第十一條 各級稅務機關的收入規劃核算部門主管稅收票證管理工作。
國家稅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設立主管稅收票證管理工作的機構;省、市(不含縣級市,下同)、縣稅務機關收入規劃核算部門應當設置稅收票證管理崗位并配備專職稅收票證管理人員;直接向稅務機關稅收票證開具人員、扣繳義務人、代征代售人、自行填開稅收票證的納稅人發放稅收票證并辦理結報繳銷等工作的征收分局、稅務所、辦稅服務廳等機構(以下簡稱基層稅務機關)應當設置稅收票證管理崗位,由稅收會計負責稅收票證管理工作。稅收票證管理崗位和稅收票證開具(含印花稅票銷售)崗位應當分設,不得一人多崗。
扣繳義務人、代征代售人、自行填開稅收票證的納稅人應當由專人負責稅收票證管理工作。
第二章 種類和適用范圍
第十二條 稅收票證包括稅收繳款書、稅收收入退還書、稅收完稅證明、出口貨物勞務專用稅收票證、印花稅專用稅收票證以及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稅收票證。
第十三條 稅收繳款書是納稅人據以繳納稅款,稅務機關、扣繳義務人以及代征代售人據以征收、匯總稅款的稅收票證。具體包括:
。ㄒ唬抖愂绽U款書(銀行經收專用)》。由納稅人、稅務機關、扣繳義務人、代征代售人向銀行傳遞,通過銀行劃繳稅款(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消費稅除外)到國庫時使用的紙質稅收票證。其適用范圍是:
1.納稅人自行填開或稅務機關開具,納稅人據以在銀行柜面辦理繳稅(轉賬或現金),由銀行將稅款繳入國庫;
2.稅務機關收取現金稅款、扣繳義務人扣繳稅款、代征代售人代征稅款后開具,據以在銀行柜面辦理稅款匯總繳入國庫;
3.稅務機關開具,據以辦理“待繳庫稅款”賬戶款項繳入國庫。
。ǘ抖愂绽U款書(稅務收現專用)》。納稅人以現金、刷卡(未通過橫向聯網電子繳稅系統)方式向稅務機關繳納稅款時,由稅務機關開具并交付納稅人的紙質稅收票證。代征人代征稅款時,也應開具本繳款書并交付納稅人。為方便流動性零散稅收的征收管理,本繳款書可以在票面印有固定金額,具體面額種類由各省稅務機關確定,但是,單種面額不得超過一百元。
。ㄈ抖愂绽U款書(代扣代收專用)》?劾U義務人依法履行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義務時開具并交付納稅人的紙質稅收票證?劾U義務人代扣代收稅款后,已經向納稅人開具了稅法規定或國家稅務總局認可的記載完稅情況的其他憑證的,可不再開具本繳款書。
。ㄋ模抖愂针娮永U款書》。稅務機關將納稅人、扣繳義務人、代征代售人的電子繳款信息通過橫向聯網電子繳稅系統發送給銀行,銀行據以劃繳稅款到國庫時,由稅收征管系統生成的數據電文形式的稅收票證。
第十四條 稅收收入退還書是稅務機關依法為納稅人從國庫辦理退稅時使用的稅收票證。具體包括:
。ㄒ唬抖愂帐杖胪诉書》。稅務機關向國庫傳遞,依法為納稅人從國庫辦理退稅時使用的紙質稅收票證。
。ǘ抖愂帐杖腚娮油诉書》。稅務機關通過橫向聯網電子繳稅系統依法為納稅人從國庫辦理退稅時,由稅收征管系統生成的數據電文形式的稅收票證。
稅收收入退還書應當由縣以上稅務機關稅收會計開具并向國庫傳遞或發送。
第十五條 出口貨物勞務專用稅收票證是由稅務機關開具,專門用于納稅人繳納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消費稅或者證明該納稅人再銷售給其他出口企業的貨物已繳納增值稅、消費稅的紙質稅收票證。具體包括:
。ㄒ唬抖愂绽U款書(出口貨物勞務專用)》。由稅務機關開具,專門用于納稅人繳納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消費稅時使用的紙質稅收票證。納稅人以銀行經收方式,稅務收現方式,或者通過橫向聯網電子繳稅系統繳納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消費稅時,均使用本繳款書。納稅人繳納隨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消費稅附征的其他稅款時,稅務機關應當根據繳款方式,使用其他種類的繳款書,不得使用本繳款書。
。ǘ冻隹谪浳锿甓惙指顔巍。已經繳納出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的納稅人將購進貨物再銷售給其他出口企業時,為證明所售貨物完稅情況,便于其他出口企業辦理出口退稅,到稅務機關換開的紙質稅收票證。
第十六條 印花稅專用稅收票證是稅務機關或印花稅票代售人在征收印花稅時向納稅人交付、開具的紙質稅收票證。具體包括:
。ㄒ唬┯』ǘ惼。印有固定金額,專門用于征收印花稅的有價證券。納稅人繳納印花稅,可以購買印花稅票貼花繳納,也可以開具稅收繳款書繳納。采用開具稅收繳款書繳納的,應當將紙質稅收繳款書或稅收完稅證明粘貼在應稅憑證上,或者由稅務機關在應稅憑證上加蓋印花稅收訖專用章。
。ǘ队』ǘ惼变N售憑證》。稅務機關和印花稅票代售人銷售印花稅票時一并開具的專供購買方報銷的紙質憑證。
第十七條 稅收完稅證明是稅務機關為證明納稅人已經繳納稅款或者已經退還納稅人稅款而開具的紙質稅收票證。其適用范圍是:
。ㄒ唬┘{稅人、扣繳義務人、代征代售人通過橫向聯網電子繳稅系統劃繳稅款到國庫(經收處)后或收到從國庫退還的稅款后,當場或事后需要取得稅收票證的;
。ǘ┛劾U義務人代扣代收稅款后,已經向納稅人開具稅法規定或國家稅務總局認可的記載完稅情況的其他憑證,納稅人需要換開正式完稅憑證的;
。ㄈ┘{稅人遺失已完稅的各種稅收票證(《出口貨物完稅分割單》、印花稅票和《印花稅票銷售憑證》除外),需要重新開具的;
。ㄋ模⿲{稅人特定期間完稅情況出具證明的;
。ㄎ澹﹪叶悇湛偩忠幎ǖ钠渌枰獮榧{稅人開具完稅憑證情形。
稅務機關在確保納稅人繳、退稅信息全面、準確、完整的條件下,可以開展前款第四項規定的稅收完稅證明開具工作,具體開具辦法由各省稅務機關確定。
第十八條 稅收票證專用章戳是指稅務機關印制稅收票證和征、退稅款時使用的各種專用章戳,具體包括:
。ㄒ唬┒愂掌弊C監制章。套印在稅收票證上,用以表明稅收票證制定單位和稅收票證印制合法性的一種章戳。
。ǘ┱鞫悓S谜。稅務機關辦理稅款征收業務,開具稅收繳款書、稅收完稅證明、《印花稅銷售憑證》等征收憑證時使用的征收業務專用公章。
。ㄈ┩藥鞂S谜。稅務機關辦理稅款退庫業務,開具《稅收收入退還書》等退庫憑證時使用的,在國庫預留印鑒的退庫業務專用公章。
。ㄋ模┯』ǘ愂沼檶S谜。以開具稅收繳款書代替貼花繳納印花稅時,加蓋在應稅憑證上,用以證明應稅憑證已完稅的專用章戳。
。ㄎ澹﹪叶悇湛偩忠幎ǖ钠渌愂掌弊C專用章戳。
第十九條 《稅收繳款書(稅務收現專用)》、《稅收繳款書(代扣代收專用)》、《稅收繳款書(出口貨物勞務專用)》、《出口貨物完稅分割單》、印花稅票和稅收完稅證明應當視同現金進行嚴格管理。
第二十條 稅收票證應當按規定的適用范圍填開,不得混用。
第二十一條 國家稅務總局增設或簡并稅收票證及稅收票證專用章戳種類,應當及時向社會公告。
第三章 設計和印制
第二十二條 稅收票證及稅收票證專用章戳按照稅收征收管理和國家預算管理的基本要求設計,具體式樣另行制發。
第二十三條 稅收票證實行分級印制管理。
《稅收繳款書(出口貨物勞務專用)》、《出口貨物完稅分割單》、印花稅票以及其他需要全國統一印制的稅收票證由國家稅務總局確定的企業印制;其他稅收票證,按照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式樣和要求,由各省稅務機關確定的企業集中統一印制。
禁止私自印制、倒賣、變造、偽造稅收票證。
第二十四條 印制稅收票證的企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ㄒ唬┤〉糜∷⒔洜I許可證和營業執照;
。ǘ┰O備、技術水平能夠滿足印制稅收票證的需要;
。ㄈ┯薪∪呢攧罩贫群蛧栏竦馁|量監督、安全管理、保密制度;
。ㄋ模┯邪踩、良好的保管場地和設施。
印制稅收票證的企業應當按照稅務機關提供的式樣、數量等要求印制稅收票證,建立稅收票證印制管理制度。
稅收票證印制合同終止后,稅收票證的印制企業應當將有關資料交還委托印制的稅務機關,不得保留或提供給其他單位及個人。
第二十五條 稅收票證應當套印稅收票證監制章。
稅收票證監制章由國家稅務總局統一制發各省稅務機關。
第二十六條 除稅收票證監制章外,其他稅收票證專用章戳的具體刻制權限由各省稅務機關確定?讨频亩愂掌弊C專用章戳應當在市以上稅務機關留底歸檔。
第二十七條 稅收票證應當使用中文印制。民族自治地方的稅收票證,可以加印當地一種通用的民族文字。
第二十八條 負責稅收票證印制的稅務機關應當對印制完成的稅收票證質量、數量進行查驗。查驗無誤的,辦理稅收票證的印制入庫手續;查驗不合格的,對不合格稅收票證監督銷毀。
第四章 使用
第二十九條 上、下級稅務機關之間,稅務機關稅收票證開具人員、扣繳義務人、代征代售人、自行填開稅收票證的納稅人與稅收票證管理人員之間,應當建立稅收票證及稅收票證專用章戳的領發登記制度,辦理領發手續,共同清點、確認領發種類、數量和號碼。
稅收票證的運輸應當確保安全、保密。
數據電文稅收票證由稅收征管系統自動生成稅收票證號碼,分配給稅收票證開具人員,視同發放。數據電文稅收票證不得重復發放、重復開具。
第三十條 稅收票證管理人員向稅務機關稅收票證開具人員、扣繳義務人和代征代售人發放視同現金管理的稅收票證時,應當拆包發放,并且一般不得超過一個月的用量。
視同現金管理的稅收票證未按照本辦法第三十九條規定辦理結報的,不得繼續發放同一種類的稅收票證。
其他種類的稅收票證,應當根據領用人的具體使用情況,適度發放。
第三十一條 稅務機關、扣繳義務人、代征代售人、自行填開稅收票證的納稅人應當妥善保管紙質稅收票證及稅收票證專用章戳?h以上稅務機關應當設置具備安全條件的稅收票證專用庫房;基層稅務機關、扣繳義務人、代征代售人和自行填開稅收票證的納稅人應當配備稅收票證保險專用箱柜。確有必要外出征收稅款的,稅收票證及稅收票證專用章戳應當隨身攜帶,嚴防丟失。
第三十二條 稅務機關對結存的稅收票證應當定期進行盤點,發現結存稅收票證實物與賬簿記錄數量不符的,應當及時查明原因并報告上級或所屬稅務機關。
第三十三條 稅收收入退還書開具人員不得同時從事退庫專用章保管或《稅收收入電子退還書》復核授權工作。印花稅票銷售人員不得同時從事印花稅收訖專用章保管工作。外出征收稅款的,稅收票證開具人員不得同時從事現金收款工作。
第三十四條 稅收票證應當分納稅人開具;同一份稅收票證上,稅種(費、基金、罰沒款)、稅目、預算科目、預算級次、所屬時期不同的,應當分行填列。
第三十五條 稅收票證欄目內容應當填寫齊全、清晰、真實、規范,不得漏填、簡寫、省略、涂改、挖補、編造;多聯式稅收票證應當一次全份開具。
第三十六條 因開具錯誤作廢的紙質稅收票證,應當在各聯注明“作廢”字樣、作廢原因和重新開具的稅收票證字軌及號碼!抖愂绽U款書(稅務收現專用)》、《稅收繳款書(代扣代收專用)》、稅收完稅證明應當全份保存;其他稅收票證的納稅人所持聯次或銀行流轉聯次無法收回的,應當注明原因,并將納稅人出具的情況說明或銀行文書代替相關聯次一并保存。開具作廢的稅收票證應當按期與已填用的稅收票證一起辦理結報繳銷手續,不得自行銷毀。
稅務機關開具稅收票證后,納稅人向銀行辦理繳稅前丟失的,稅務機關參照前款規定處理。
數據電文稅收票證作廢的,應當在稅收征管系統中予以標識;已經作廢的數據電文稅收票證號碼不得再次使用。
第三十七條 紙質稅收票證各聯次各種章戳應當加蓋齊全。
章戳不得套印,國家稅務總局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三十八條 稅務機關稅收票證開具人員、扣繳義務人、代征代售人、自行填開稅收票證的納稅人與稅收票證管理人員之間,基層稅務機關與上級或所屬稅務機關之間,應當辦理稅收票款結報繳銷手續。
稅務機關稅收票證開具人員、扣繳義務人、代征代售人向稅收票證管理人員結報繳銷視同現金管理的稅收票證時,應當將已開具稅收票證的存根聯、報查聯等聯次,連同作廢稅收票證、需交回的稅收票證及未開具的稅收票證(含未銷售印花稅票)一并辦理結報繳銷手續;已開具稅收票證只設一聯的,稅收票證管理人員應當查驗其開具情況的電子記錄。
其他各種稅收票證結報繳銷手續的具體要求,由各省稅務機關確定。
第三十九條 稅收票款應當按照規定的時限辦理結報繳銷。稅務機關稅收票證開具人員、代征代售人開具稅收票證(含銷售印花稅票)收取現金稅款時,辦理結報繳銷手續的時限要求是:
。ㄒ唬┊數卦O有國庫經收處的,應于收取稅款的當日或次日辦理稅收票款的結報繳銷;
。ǘ┊數匚丛O國庫經收處和代征代售人收取現金稅款的,由各省稅務機關確定辦理稅收票款結報繳銷的期限和額度,并以期限或額度條件先滿足之日為準。
扣繳義務人代扣代收稅款的,應按稅法規定的稅款解繳期限一并辦理結報繳銷。
其他各種稅收票證的結報繳銷時限、基層稅務機關向上級或所屬稅務機關繳銷稅收票證的時限,由各省稅務機關確定。
第四十條 領發、開具稅收票證時,發現多出、短少、污損、殘破、錯號、印刷字跡不清及聯數不全等印制質量不合格情況的,應當查明字軌、號碼、數量,清點登記,妥善保管。
全包、全本印制質量不合格的,按照本辦法第五十一條規定銷毀;全份印制質量不合格的,按開具作廢處理。
第四十一條 由于稅收政策變動或式樣改變等原因,國家稅務總局規定停用的稅收票證及稅收票證專用章戳,應由縣以上稅務機關集中清理,核對字軌、號碼和數量,造冊登記,按照本辦法第五十一條規定銷毀。
第四十二條 未開具稅收票證(含未銷售印花稅票)發生毀損或丟失、被盜、被搶等損失的,受損單位應當及時組織清點核查,并由各級稅務機關按照權限進行損失核銷審批!抖愂绽U款書(出口貨物勞務專用)》、《出口貨物完稅分割單》、印花稅票發生損失的,由省稅務機關審批核銷;《稅收繳款書(稅務收現專用)》、《稅收繳款書(代扣代收專用)》、稅收完稅證明發生損失的,由市稅務機關審批核銷;其他各種稅收票證發生損失的,由縣稅務機關審批核銷。
毀損殘票和追回的稅收票證按照本辦法第五十一條規定銷毀。
第四十三條 視同現金管理的未開具稅收票證(含未銷售印花稅票)丟失、被盜、被搶的,受損稅務機關應當查明損失稅收票證的字軌、號碼和數量,立即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并報告上級或所屬稅務機關;經查不能追回的稅收票證,除印花稅票外,應當及時在辦稅場所和廣播、電視、報紙、期刊、網絡等新聞媒體上公告作廢。
受損單位為扣繳義務人、代征代售人或稅收票證印制企業的,扣繳義務人、代征代售人或稅收票證印制企業應當立即報告基層稅務機關或委托印制的稅務機關,由稅務機關按前款規定辦理。
對丟失印花稅票和印有固定金額的《稅收繳款書(稅務收現專用)》負有責任的相關人員,稅務機關應當要求其按照面額賠償;對丟失其他視同現金管理的稅收票證負有責任的相關人員,稅務機關應當要求其適當賠償。
第四十四條 稅收票證專用章戳丟失、被盜、被搶的,受損稅務機關應當立即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并逐級報告刻制稅收票證專用章戳的稅務機關;退庫專用章丟失、被盜、被搶的,應當同時通知國庫部門。重新刻制的稅收票證專用章戳應當及時辦理留底歸檔或預留印鑒手續。
毀損和損失追回的稅收票證專用章戳按照本辦法第五十一條規定銷毀。
第四十五條 由于印制質量不合格、停用、毀損、損失追回、領發錯誤,或者扣繳義務人和代征代售人終止稅款征收業務、納稅人停止自行填開稅收票證等原因,稅收票證及稅收票證專用章戳需要交回的,稅收票證管理人員應當清點、核對字軌、號碼和數量,及時上交至發放或有權銷毀稅收票證及稅收票證專用章戳的稅務機關。
第四十六條 納稅人遺失已完稅稅收票證需要稅務機關另行提供的,應當登報聲明原持有聯次遺失并向稅務機關提交申請;稅款經核實確已繳納入庫或從國庫退還的,稅務機關應當開具稅收完稅證明或提供原完稅稅收票證復印件。
第五章 監督管理
第四十七條 稅務機關稅收票證開具人員、稅收票證管理人員工作變動離崗前,應當辦理稅收票證、稅收票證專用章戳、賬簿以及其他稅收票證資料的移交。移交時應當有專人監交,監交人、移交人、接管人三方共同簽章,票清離崗。
第四十八條 稅務機關應當按稅收票證種類、領用單位設置稅收票證賬簿,對各種稅收票證的印制、領發、用存、作廢、結報繳銷、停用、損失、銷毀的數量、號碼進行及時登記和核算,定期結賬。
第四十九條 基層稅務機關的稅收票證管理人員應當按日對已結報繳銷稅收票證的完整性、準確性和稅收票證管理的規范性進行審核;基層稅務機關的上級或所屬稅務機關稅收票證管理人員對基層稅務機關繳銷的稅收票證,應當定期進行復審。
第五十條 稅務機關應當及時對已經開具、作廢的稅收票證、賬簿以及其他稅收票證資料進行歸檔保存。
紙質稅收票證、賬簿以及其他稅收票證資料,應當整理裝訂成冊,保存期限五年;作為會計憑證的紙質稅收票證保存期限十五年。
數據電文稅收票證、賬簿以及其他稅收票證資料,應當通過光盤等介質進行存儲,確保數據電文稅收票證信息的安全、完整,保存時間和具體辦法另行制定。
第五十一條 未填用的《稅收繳款書(出口貨物勞務專用)》、《出口貨物完稅分割單》、印花稅票需要銷毀的,應當由兩人以上共同清點,編制銷毀清冊,逐級上繳省稅務機關銷毀;未填用的《稅收繳款書(稅務收現專用)》、《稅收繳款書(代扣代收專用)》、稅收完稅證明需要銷毀的,應當由兩人以上共同清點,編制銷毀清冊,報經市稅務機關批準,指派專人到縣稅務機關復核并監督銷毀;其他各種稅收票證、賬簿和稅收票證資料需要銷毀的,由稅收票證主管人員清點并編制銷毀清冊,報經縣或市稅務機關批準,由兩人以上監督銷毀;稅收票證專用章戳需要銷毀的,由刻制稅收票證專用章戳的稅務機關銷毀。
第五十二條 稅務機關應當定期對本級及下級稅務機關、稅收票證印制企業、扣繳義務人、代征代售人、自行填開稅收票證的納稅人稅收票證及稅收票證專用章戳管理工作進行檢查。
第五十三條 稅務機關工作人員違反本辦法的,應當根據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責令做出檢查、誡勉談話或調整工作崗位處理;構成違紀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等法律法規給予處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
第五十四條 扣繳義務人未按照本辦法及有關規定保管、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收票證及有關資料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及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扣繳義務人未按照本辦法開具稅收票證的,可以根據情節輕重,處以一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五條 稅務機關與代征代售人、稅收票證印制企業簽訂代征代售合同、稅收票證印制合同時,應當就違反本辦法及相關規定的責任進行約定,并按約定及其他有關規定追究責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
第五十六條 自行填開稅收票證的納稅人違反本辦法及相關規定的,稅務機關應當停止其稅收票證的領用和自行填開,并限期繳銷全部稅收票證;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以一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七條 非法印制、轉借、倒賣、變造或者偽造稅收票證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的規定進行處理;偽造、變造、買賣、盜竊、搶奪、毀滅稅收票證專用章戳的,移送司法機關。
第六章 附則
第五十八條 各級政府部門委托稅務機關征收的各種基金、費可以使用稅收票證。
第五十九條 本辦法第六條、第七條、第二十五條、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第四十六條所稱稅收票證,不包括印花稅票。
第六十條 本辦法所稱銀行,是指經收預算收入的銀行、信用社。
第六十一條 各省稅務機關應當根據本辦法制定具體規定,并報國家稅務總局備案。
第六十二條 本辦法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3月10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稅收票證管理辦法》(國稅發〔1998〕32號)同時廢止。
稅收執法督察規則
國家稅務總局令第29號
《稅收執法督察規則》已經2013年1月25日國家稅務總局第1次局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3年4月1日起施行。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肖捷
2013年2月25日
稅收執法督察規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稅收執法督察工作,促進稅務機關依法行政,保證稅收法律、行政法規和稅收政策的貫徹實施,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防范和化解稅收執法風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則。
第二條 各級稅務機關開展稅收執法督察工作,適用本規則。
第三條 本規則所稱稅收執法督察(以下簡稱執法督察),是指縣以上(含縣)各級稅務機關對本級稅務機關內設機構、直屬機構、派出機構或者下級稅務機關的稅收執法行為實施檢查和處理的行政監督。
第四條 執法督察應當服從和服務于稅收中心工作,堅持依法督察,客觀公正,實事求是。
第五條 被督察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應當自覺接受和配合執法督察。
第二章 執法督察的組織管理
第六條 各級稅務機關督察內審部門或者承擔稅收執法監督檢查職責的部門(以下簡稱督察內審部門),代表本級稅務機關組織開展執法督察工作,履行以下職責:
。ㄒ唬┮罁霞壎悇諜C關執法督察工作制度和計劃,制定本級稅務機關執法督察工作制度和計劃;
。ǘ┙M織實施執法督察,向本級稅務機關提交稅收執法督察報告,并制作《稅收執法督察處理決定書》、《稅收執法督察處理意見書》或者《稅收執法督察結論書》;
。ㄈ┙M織實施稅務系統稅收執法責任制工作,牽頭推行稅收執法責任制考核信息系統,實施執法疑點信息分析監控;
。ㄋ模┒睫k執法督察所發現問題的整改和責任追究;
。ㄎ澹┡浜贤獠勘O督部門對稅務機關開展監督檢查工作;
。┫虮炯壓蜕霞壎悇諜C關報告執法督察工作情況;
。ㄆ撸┩▓髨谭ǘ讲旃ぷ髑闆r和執法督察結果;
。ò耍┲笇、監督和考核下級稅務機關執法督察工作;
。ň牛┢渌嚓P工作。
第七條 執法督察實行統籌規劃,歸口管理。督察內審部門負責執法督察工作的具體組織、協調和落實。稅務機關內部相關部門應當樹立全局觀念,積極參與、支持和配合執法督察工作。
各級稅務機關根據工作需要,可以將執法督察與其他具有監督性質的工作協同開展。
第八條 各級稅務機關應當統一安排專門的執法督察工作經費,根據年度執法督察工作計劃和具體執法督察工作的開展情況,做好經費預算,并保障經費的正確合理使用。
第九條 上級稅務機關對執法督察事項可以直接進行督察,也可以授權或者指定下級稅務機關進行督察。
第十條 上級稅務機關認為下級稅務機關作出的執法督察結論不適當的,可以責成下級稅務機關予以變更或者撤銷,必要時也可以直接作出變更或者撤銷的決定。
第十一條 各級稅務機關可以采取復查、抽查等方式,對執法督察人員在執法督察工作中履行職責、遵守紀律、廉潔自律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十二條 各級稅務機關應當建立稅收執法督察人才庫,為執法督察儲備人才。根據執法督察工作需要,確定執法督察人才庫人員基數,實行動態管理,定期組織業務培訓。下級稅務機關應當向上級稅務機關執法督察人才庫輸送人才。
第十三條 執法督察可以由督察內審部門人員獨立完成,也可以抽調本級和下級稅務機關稅務人員實施,優先抽調執法督察人才庫成員參加。相關單位和部門應當予以配合。
第三章 執法督察的內容和形式
第十四條 執法督察的內容包括:
。ㄒ唬┒愂辗、行政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的執行情況;
。ǘ﹪鴦赵汉蜕霞壎悇諜C關有關稅收工作重要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情況;
。ㄈ┒悇諜C關制定或者與其他部門聯合制定的涉稅文件,以及稅務機關以外的單位制定的涉稅文件的合法性;
。ㄋ模┩獠勘O督部門依法查處或者督查、督辦的稅收執法事項;
。ㄎ澹┥霞墮C關交辦、有關部門轉辦的稅收執法事項;
。﹫谭ǘ讲焖l現問題的整改和責任追究情況;
。ㄆ撸┢渌枰獙嵤﹫谭ǘ讲斓亩愂請谭ㄊ马。
第十五條 執法督察可以通過全面執法督察、重點執法督察、專項執法督察和專案執法督察等形式開展。
第十六條 全面執法督察是指稅務機關對本級和下級稅務機關的稅收執法行為進行的廣泛、系統的監督檢查。
第十七條 重點執法督察是指稅務機關對本級和下級稅務機關某些重點方面、重點環節、重點行業的稅收執法行為所進行的監督檢查。
第十八條 專項執法督察是指稅務機關對本級和下級稅務機關某項特定內容涉及到的稅收執法行為進行的監督檢查。
第十九條 專案執法督察是指稅務機關對上級機關交辦、有關部門轉辦的特定稅收執法事項,以及通過信訪、舉報、媒體等途徑反映的重大稅收執法問題所涉及到的本級和下級稅務機關的稅收執法行為進行的監督檢查。
第二十條 各級稅務機關應當積極運用信息化手段,對與稅收執法活動有關的各類信息系統執法數據進行分析、篩選、監控和提示,為各種形式的執法督察提供線索。
第四章 執法督察實施程序
第二十一條 執法督察工作要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主要包括準備、實施、處理、整改、總結等階段,根據工作需要可以進行復查。
第二十二條 督察內審部門應當科學、合理制定年度執法督察工作計劃,報本級稅務機關批準后統一部署實施。
未納入年度執法督察工作計劃的專案執法督察和其他特殊情況下需要啟動的執法督察,應當在實施前報本級稅務機關批準。
第二十三條 實施執法督察前,督察內審部門應當根據執法督察的對象和內容,制定包括組織領導、工作要求和執法督察的時限、重點、方法、步驟等內容的執法督察方案。
第二十四條 實施執法督察的稅務機關應當成立執法督察組,負責具體實施執法督察。執法督察組人員不得少于2人,并實行組長負責制。
執法督察組組長應當對執法督察的總體質量負責。當執法督察組組長對被督察單位有關稅收執法事項的意見與其他組員的意見不一致時,應當在稅收執法督察報告中進行說明。
第二十五條 實施執法督察的稅務機關應當根據執法督察的對象和內容對執法督察組人員進行查前培訓,保證執法督察效率和質量。
第二十六條 實施執法督察,應當提前3個工作日向被督察單位下發稅收執法督察通知,告知執法督察的時間、內容、方式,需要準備的資料,配合工作的要求等。被督察單位應當將稅收執法督察通知在本單位范圍內予以公布。
專案執法督察和其他特殊情況下,可以不予提前通知和公布。
第二十七條 執法督察可以采取下列工作方式:
。ㄒ唬┞犎”欢讲靻挝欢愂請谭ㄇ闆r匯報;
。ǘ┱{閱被督察單位收發文簿、會議紀要、涉稅文件、稅收執法卷宗和文書,以及其他相關資料;
。ㄈ┎殚、調取與稅收執法活動有關的各類信息系統電子文檔和數據;
。ㄋ模┡c被督察單位有關人員談話,了解有關情況;
。ㄎ澹┨厥馇闆r下需要到相關納稅人和有關單位了解情況或者取證時,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的權限進行,并商請主管稅務機關予以配合;
。┢渌绞。
第二十八條 執法督察中,被督察單位應當及時提供相關資料,以及與稅收執法活動有關的各類信息系統所有數據查詢權限。被督察單位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所提供的稅收執法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負責。
第二十九條 實施執法督察應當制作《稅收執法督察工作底稿》。
發現稅收執法行為存在違法、違規問題的,應當收集相關證據材料,在工作底稿上寫明行為的內容、時間、情節、證據的名稱和出處,以及違法、違規的文件依據等,由被督察單位蓋章或者由有關人員簽字。拒不蓋章或者拒不簽字的,應當說明理由,記錄在案。
收集證據材料時無法取得原件的,應當通過復印、照相、攝像、掃描、錄音等手段提取或者復制有關資料,由原件保存單位或者個人在復制件上注明“與原件核對無誤,原件存于我處”,并由有關人員簽字。原件由單位保存的,還應當由該單位蓋章。
第三十條 執法督察組實施執法督察后,應當及時將發現的問題匯總,并向被督察單位反饋情況。
被督察單位或者個人可以對反饋的情況進行陳述和申辯,并提供陳述申辯的書面材料。
第三十一條 執法督察組實施執法督察后,應當起草稅收執法督察報告,內容包括:
。ㄒ唬﹫谭ǘ讲斓臅r間、內容、方法、步驟;
。ǘ┍欢讲靻挝欢愂請谭ǖ幕厩闆r;
。ㄈ﹫谭ǘ讲彀l現的具體問題,認定被督察單位存在違法、違規問題的基本事實和法律依據;
。ㄋ模⿲Πl現問題的擬處理意見;
。ㄎ澹┘訌姸愂請谭ūO督管理的建議;
。﹫谭ǘ讲旖M認為應當報告的其他事項。
第三十二條 執法督察組實施執法督察后,應當將稅收執法督察報告、工作底稿、證據材料、陳述申辯資料以及與執法督察情況有關的其他資料進行整理,提交督察內審部門。
第三十三條 督察內審部門收到稅收執法督察報告和其他證據材料后,應當對以下內容進行審理:
。ㄒ唬﹫谭ǘ讲斐绦蚴欠穹弦幎;
。ǘ┦聦嵤欠袂宄,證據是否確實充分,資料是否齊全;
。ㄈ┻m用的法律、行政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和有關政策等是否正確;
。ㄋ模⿲Ρ欢讲靻挝坏脑u價是否準確,擬定的意見、建議等是否適當。
第三十四條 督察內審部門在審理中發現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資料不全的,應當通知執法督察組對證據予以補正,也可以重新組織人員進行核實、檢查。
第三十五條 督察內審部門在審理中對適用稅收法律、行政法規和稅收政策有疑義的問題,以及涉嫌違規的涉稅文件,應當書面征求本級稅務機關法規部門和業務主管部門意見,也可以提交本級稅務機關集體研究,并做好會議記錄;本級稅務機關無法或者無權確定的,應當請示上級稅務機關或者請有權機關解釋或者確定。
第三十六條 督察內審部門根據審理結果修訂稅收執法督察報告,送被督察單位征求意見。被督察單位應當在15個工作日內提出書面反饋意見。在限期內未提出書面意見的,視同無異議。
督察內審部門應當對被督察單位提出的意見進行研究,對稅收執法督察報告作必要修訂,連同被督察單位的書面反饋意見一并報送本級稅務機關審定。
第三十七條 督察內審部門根據本級稅務機關審定的稅收執法督察報告制作《稅收執法督察處理決定書》、《稅收執法督察處理意見書》或者《稅收執法督察結論書》,經本級稅務機關審批后下達被督察單位。
《稅收執法督察處理決定書》適用于對被督察單位違反稅收法律、行政法規和稅收政策的行為進行處理。
《稅收執法督察處理意見書》適用于對被督察單位提出自行糾正的事項和改進工作的建議。
《稅收執法督察結論書》適用于對未發現違法、違規問題的被督察單位作出評價。
受本級稅務機關委托,執法督察組組長可以就執法督察結果與被督察單位主要負責人或者有關人員進行談話。
第三十八條 對違反稅收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和上級稅收規范性文件的涉稅文件,按下列原則作出執法督察決定:
。ㄒ唬⿲ο录壎悇諜C關制定,或者下級稅務機關與其他部門聯合制定的,責令停止執行,并予以糾正;
。ǘ⿲Ρ炯壎悇諜C關制定的,應當停止執行并提出修改建議;
。ㄈ⿲Φ胤秸推渌块T制定的,同級稅務機關應當停止執行,向發文單位提出修改建議,并報告上級稅務機關。
第三十九條 除第三十八條規定外,對其他不符合稅收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和上級稅收規范性文件的稅收執法行為,按下列原則作出執法督察處理決定:
。ㄒ唬﹫谭ㄖ黧w資格不合法的,依法予以撤銷;
。ǘ┪绰男蟹ǘ氊煹,責令限期履行法定職責;
。ㄈ┦聦嵅磺、證據不足的,依法予以撤銷,并可以責令重新作出執法行為;
。ㄋ模┪凑_適用法律依據的,依法予以變更或者撤銷,并可以責令重新作出執法行為;
。ㄎ澹﹪乐剡`反法定程序的,依法予以變更或者撤銷,并可以責令重新作出執法行為;
。┏铰殭嗷蛘邽E用職權的,依法予以撤銷;
。ㄆ撸┢渌环隙愂辗、行政法規、規章和上級稅收規范性文件的,依法予以變更或者撤銷,并可以責令重新作出執法行為。
第四十條 被督察單位收到《稅收執法督察處理決定書》和《稅收執法督察處理意見書》后,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執行,并以書面形式向實施執法督察的稅務機關報告下列執行結果:
。ㄒ唬⿲`法、違規涉稅文件的清理情況和清理結果;
。ǘ⿲`法、違規的稅收執法行為予以變更、撤銷和重新作出執法行為的情況;
。ㄈ⿲τ嘘P責任人的責任追究情況;
。ㄋ模┮髨笏偷钠渌募唾Y料。
第四十一條 被督察單位對執法督察處理決定有異議的,可以在規定的期限內向實施執法督察的稅務機關提出復核申請。實施執法督察的稅務機關應當進行復核,并作出答復。
第四十二條 實施執法督察的稅務機關應當在本單位范圍內對執法督察結果和執法督察工作情況予以通報。
執法督察事項應當保密的,可以不予通報。
第四十三條 各級稅務機關應當建立執法督察結果報告制度。
督察內審部門應當對執法督察所發現的問題進行歸納和分析,提出完善制度、加強管理等工作建議,向本級稅務機關專題報告,并作為有關業務部門的工作參考。
發現稅收政策或者稅收征管制度存在問題的,各級稅務機關應當及時向上級稅務機關報告。
第四十四條 各級稅務機關每年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向上級稅務機關報送年度執法督察工作總結和報表等相關材料。
第四十五條 督察內審部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做好執法督察工作資料的立卷和歸檔工作。
執法督察檔案應當做到資料齊全、分類清楚,便于質證和查閱。
第五章 責任追究及獎懲
第四十六條 執法督察中發現稅收執法行為存在違法、違規問題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和管理權限,對有關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予以責任追究。
第四十七條 執法督察中發現納稅人的稅收違法行為,實施執法督察的稅務機關應當責令主管稅務機關調查處理;情節嚴重的,移交稽查部門處理。
第四十八條 執法督察中,被督察單位不如實提供相關資料和查詢權限,或者無正當理由拒絕、拖延、阻撓執法督察的,由實施執法督察的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對有關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予以責任追究。
第四十九條 被督察單位未按照《稅收執法督察處理決定書》和《稅收執法督察處理意見書》的要求執行,由實施執法督察的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并對其主要負責人和有關責任人予以責任追究。
第五十條 執法督察結果及其整改落實情況應當作為各級稅務機關考核的重要內容。
各級稅務機關應當對執法規范、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并予以通報,同時將其先進經驗進行推廣。存在重大執法問題的單位、部門及其主要負責人和有關責任人,不得參加先進評選。
第五十一條 對執法督察人員在執法督察中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或者違反廉政建設有關規定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追究其責任。
第五十二條 對在執法督察工作中業績突出的執法督察人員,各級稅務機關應當給予表揚和獎勵,并將其業績作為在優秀公務員等先進評選活動中的重要依據。
第六章 附則
第五十三條 本規則相關文書式樣,由國家稅務總局另行規定。
第五十四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可以依據本規則,結合本地區的具體情況制定具體實施辦法。
第五十五條 本規則自2013年4月1日起施行,《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稅收執法檢查規則〉的通知》(國稅發〔2004〕126號)同時廢止。
新法規軟件介紹
《新法規速遞2012》軟件,收錄1949-2012 法律法規、司法解釋、規范性文件及地方性法規
約13萬件。2012版新增“云檢索”功能,可以在線全文檢索、瀏覽50萬件法規,并可下載收
藏瀏覽過的法規!缎路ㄒ幩龠f》提供標題、頒布單位和全文檢索功能,全部法規均可按標題、
頒布時間或頒布單位排序!缎路ㄒ幩龠f》還可自行錄入法規,所有下載法規均可備份,重裝
軟件后無需再重新下載!缎路ㄒ幩龠f》最具特色功能是:注冊后,可以每天上網智能更新,獲
得當日最新法律法規。本軟件為收費軟件,您可以先下載軟件,付費后我們根據您注冊的用戶
名為您開通每日更新服務。詳細
《新法規速遞》日刊(免費版)
- 《新法規速遞》日刊每日精選重要的法律法規及相關背景資料,將全文匯總發送到您的郵箱。
- 電子雜志每日一期。只需輸入您的郵箱地址,即可免費訂閱,并且隨時可以退訂。
- 內容:法律法規全文,立法背景資料
- 刊期:每日一期(工作日)
免費訂閱
《法律圖書館》周刊(免費版)
- 《法律圖書館》周刊包括一周最新法律法規、法律圖書出版信息、法治動態新聞等相關法律資訊,以目錄和摘要形式發送,可點擊鏈接閱讀全文。
- 電子雜志每周一期。只需輸入您的郵箱地址,即可免費訂閱,并且隨時可以退訂。
- 內容:法律法規、圖書、新聞目錄和摘要
- 刊期:每周四
免費訂閱
99re66在线观看精品免费|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最新|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色偷偷偷久久伊人大杳蕉|亚洲欧洲另类春色校园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