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10236
- 書名:法理學研究:基礎與前沿(法學專題系列)
- 作者:楊心宇
- 出版社:復旦
- 出版時間:2002年10月
- 入庫時間:2003-1-27
- 定價:22
圖書內容簡介
沒有圖書簡介
圖書目錄
內容提要
本書圍繞著法學理論的基本命題和社會發展的前沿問
題,開展了基礎性的理論研究。本書立足于法學的本體論問
題,在充實最新發現的學術資料基礎上,對法的本質、法的價
值、法的道德基礎、法的內容,以及各法系法的發展史等進行
了探討、研究。本書著眼于社會發展的最新趨勢,深刻分析了
經濟、政治、社會、文化諸領域發展的背景,剖析了相關的理論
學說,對民主政治、社會自治、科技進步、全球化以及可持續發
展等問題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從法理上回應了社會發展對法
律資源的需求。由此,本書基于關注國際國內社會發展所必
須的法律視角,提出了建設法治國家的理論原則。
目錄
第一章法的本體與價值
第一節法的概念
一、法概念的歷史形成
二、法本體論的基本特征
三、俄國與蘇聯法的概念
第二節法的本質
一、法的自由本質
二、自由的實現
三、自由的法律對應物
第三節法的價值
一、法律的價值概論
二、平等
三、安全
四、社會功利
五、秩序
第四節法的評價
一、正義
二、效率
三、正義與效率的關系
第二章大陸國家法體系的演進
第一節古代文明的法律制度
一、古代文明的法律
二、楔形文字法律與《漢謨拉比法典》
三、古代文明法律的特征
第二節古典文明時期的法律
一、古希臘文明與法律制度
二、羅馬帝國與羅馬法
三、其他文明的法律制度
第三節中世紀法
一、日耳曼法
二、宗教法
三、城市法與商法
四、羅馬法的復興
第四節近現代法
一、近現代法的思想基礎
二、近代法的產生與發展
三、現代法的主要林或
第三章英美國家法體系的演進
第一節英國法的形成與發展
一、盎格魯撒克遜法
二、普通法的產生
三、衡平法的興起
四、制定法的發展
第二節英國法的哲學基礎
一、經驗主義理論
二、自然法學理論
第三節英國法的傳統特色
一、遵循先例原則
二、判例法傳統
三、訴訟救濟中心主義
四、英國法與羅馬法
五、歐洲一體化對英國法的影響
第四節美國法的形成與發展
一、殖民地時期的法律
二、美國法的形成
三、近代美國法的發展
第五節美國法的哲學基礎
一、實用王義理論
二、現實主義法學
二、社會學法學
四、批判法學
第六節美國法對英國法的繼承與發展
一、繼承
二、發展
第四章習慣法的地位與影響
第一節習慣法概述
一、習慣的合法性
二、習慣法的來源
三、習慣法的界定
四、習慣法的意義
第二節習慣法的采用
一、大陸法系國家
二、普通法系國家
二、國際習慣法
第三節習慣法與國家法的關系
一、習慣法在法律中的體現
二、習慣法與國家法的沖突
三、習慣法的整合
第五章法的道德基礎
第一節法與道德的理論
一、法哲學的永恒話題
二、不同觀點的交鋒
三、法與道德的歷史結合
第二節道德與法律的關系
一、道德的概念
二、道德與倫理
三、道德與法律
第三節道德建設與法治實踐
一、法制建設的道德基礎
二、道德建設與法制建設
第六章法的內容
第一節權利
一、權利的概念
二、權利的屬性
第二節義務
一、義務的概念
二、倫理的義務現
三、義務與責任
第三節權利義務的分類與關系
一、權利與義務的分類
二、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第七章民主憲政的完善
第一節法治國家的理論意義
一、“皇權至上”的專制思想
二、“法律至上”的法治思想
三。法治國家的核心能力
第二節依法治國方略的確立
一、破除法律虛無主義
二、法制建設的理論探討
三、法制建設的理論定位
四、法制建設的規律求索
第三節民主憲政的發展
一、民主憲政的社會基礎
二、民主憲政的發展途徑
三、民主憲政的發展目標
第八章社會自治的發展
第一節公民社會的形成
一、公民社會的理論
二、公民社會的孕育
三、民主政治的基礎
第二節社會自治的培育
一、基層社區自治的發展
二、城市化的演進
三、社會中介組織的成長
第三節政府與社會的關系
一、政府與社會的概念
二、政府與社會的關系
三、社會功能與政府職能的轉化
第九章法與人權
第一節人權的概念
一、人權的語義
二、人權的定義
第二節人權的內容與價值
一、人權的分類
二、人權的價值
第三節人權的發展
一、人權意識淡漠的原因
二、人權意識的萌生與發展
第四節人權與法律
一、人權的法制化
二、人權與國內法
三、中國現行法律與國際人權公約
第十章法與科學技術
第一節科學技術與法律的關系
一、科學技術對法律的影響
二、法律對科學技術的功能
三、法律調整科技活動的意義
第二節生命科技的法學問題
一、生命科學技術領域的新特點
二、新技術的法律問題
三、規范的法理原則
第三節互聯網的法學問題
一、互聯網的發展及其影響
二、互聯網的法律價值分析
三、互聯網的法律環境分析
四、互聯網與立法技術
第四節其他科學技術的法理學問題
一、非線性科學的法理學問題
二、外層空間技術的法理學問題
三、基因技術的法理學問題
四、科學與法的展望
第十一章法與全球化發展
第一節經濟全球化概述
一、全球化的涵義
二、經濟全球化的特征
三、經濟全球化的積極意義
四、經濟全球化的負面效應
第二節經濟全球化與法律發展
一、法律意識形態的演變
二、法律全球變革的嘗試
三、全球化的法律移植
第三節法律全球化的爭論與反思
一、法律全球化的概念爭論
二、法律全球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三、法律全球化的實踐與發展
四、法律全球化對國家主權的影響
五、法律的全球化與本土化
第十二章法與可持續發展
第一節環境問題的緣由
一、人類的危機
二、價值觀根源
二、萬法論原因
四、物質的索取
第二節可持續發展與法的發展
一、可持續發展戰略簡述
二、生產方式和社會關系的變革
三、可持續發展法的產生與發展
第三節可持續發展的法
一、可持續發展的法的特征
二、生態利益中心主義的倫理核心
三、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價值取向
四、確認及保障環境權的法律重心
五、預防為先的立法傾向
六、全球化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