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11337
- 書名:民法判解研究與適用(第6集)
- 作者:楊立新
- 出版社:人民法院
- 出版時間:2003年3月
- 入庫時間:2003-5-28
- 定價:30
圖書內容簡介
沒有圖書簡介
圖書目錄
前 言
斗轉星移,轉眼就是一年。算起來,我到中國人民大學法學
院任教已經一年了。時間雖短,感觸頗深。撫摸著一年來寫出的
文稿,不免有些感嘆。
去年的這個時候,我走進了中國人民大學的校門。這次不是
作為學生,也不是作為兼職教授,而是作為法學院的一位名副其
實的教授,走進了這個大門。從此,我就成為了這所高等學府的
一員。
我曾經多次仰望著中國人民大學的校門。那時候,我覺得它
是那么的雄偉,在那里出出進進的教授和學生,是多么的幸福。
后來,走進了這個莊嚴的大門,作學生,作兼職教授,體驗了這
種幸福。再后來,就是現在,我真正地走進了這個莊嚴的大門,
真正地作起教師了。這意味著從今以后,我就要和這座學校的命
運連在一起,與這座學校的學生連在一起,教書育人,研究學
問。這又是怎樣的一種幸福呢?
一年之中,經歷頗多,最多的也是最煩的,就是總要解釋為
什么不干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廳長而要到學校教書。理解的,認為
這種選擇的是多么的英明;不理解的,認為這種選擇是不可理
喻。前者人數為多,包括南洋、北美的同事,更不要說國內的知
己.了。在澳門大學授課的時候,遇到從加拿大回來的教授,據他
說,此事在那里的華人法學人士中也是傳播一時,稱贊有加。后
者人數不多,但認為是逆潮流而動。不管怎樣,做人做事都是自
己做,不在乎別人說什么。管他呢!有了自己的學生,有了自己
的書本,以及有了與自己的學生和自己的書本在一起的時間和自
由,就有了自己的幸福。別人說什么,又有什么?當然,新的工
作也有很多的不如意,但是相比之下,又算什么呢?
除了授課,當然就是自己的研究了;仡櫼荒陙淼难芯抗
作,盡管成果不夠顯著,論述不夠深刻,但畢竟還是有一些成
果。這就是積累起來的幾十萬字的著述。在整理它們的時候,發
現我一年來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三個方面,一是關于侵權行為法
方面的研究,集中在精神損害賠償和人身損害賠償問題上,主要
是解決實踐中的問題。二是制訂民法典的研究,參加立法機關的
會議,討論物權法,起草人格權法和侵權行為法的草案。這是一
個難得的機遇。近百年來,我國幾次起草民法典,在21世紀起
草中國民法典的宏大計劃,被我輩趕上,敢不盡力?三是研究程
序法上的一些問題,結合實際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粗@幾
十萬字的著述,我深深地感動著,如果不是有這種時間和自由,
怎么會有這幾十萬字的著述呢?看來,“逆潮流而動”還是值得
的。
因此,我對我的選擇沒有后悔,而是感到欣慰和滿足。
我的這些著述,大概還是給法官、律師和檢察官看最合適。
因此,我還是把它編輯出來,奉獻給我的同行。存在的謬誤,敬
請批評。
楊立新謹識
目 錄
前言
第一編 精神損害賠償問題
死者人格利益的民法保護及商業化使用問題
一、關于使用魯迅肖像和姓名糾紛案件的媒體報道
二、死者的人格利益應當得到民法保護
三、死者人格利益商業化使用的基石出
四、死者人格利益保護與商業化利用的平衡
五、結論
論侵害配偶權的精神損害賠償責任
一、作為侵權行為客體的配偶權
二、侵害配偶權民事責任的演變
三、建立侵害配偶權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意義
及其功能
四、侵害配偶權的民事責任構成
五、具體的侵害配偶權行為
六、侵害配偶權的救濟方法
論侵害財產權中的精神損害賠償
一、確立侵害財產權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必要性
二、侵害財產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的構成
三、侵害財產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的實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
若干問題的解釋》釋評
一、精神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出臺的重大意義
二、精神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在理論和實踐上的
重大進展
三、精神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對民事權利的
保護范圍
四、關于死者人格利益保護問題
五、關于精神損害賠償標準和賠償數額問題
六、對若干具體問題的理解
論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歷史發展
一、精神損害賠償的古代法萌芽時期
二、精神損害賠償的近代法形成時期
三、精神損害賠償的現代法完善時期
隱性采訪和人格權保護
一、隱性采訪的合法性問題
二、輿論監督并不排斥對人格權的法律保護
三、隱性采訪的權利與法律所保護的人格權的沖突
四、新聞報道侵權的抗辯
第二編 人身損害賠償問題
人身損害賠償問題研究
一、我國人身損害賠償制度的歷史發展
和現實狀況
二、我國人身損害賠償制度存在的問題
三、人身損害賠償制度所保護的人格權以及總體制度
設想
四、我國人身損害賠償的基本內容
論人身傷害的撫慰金賠償
一、撫慰金賠償的立法發展和理論認識
二、人身傷害撫慰金賠償的地位和性質
三、人身傷害撫慰金賠償責任的構成和適用
四、撫慰金賠償辦法
關于綦江彩虹橋垮塌案人身損害賠償的幾個問題
一、重慶綦江彩虹橋垮塌案死難者賠付工作的
實際情況
二、對這類案件賠償的現行法律依據
三、綦江彩虹橋賠償案應當適用哪個標準賠償
四、在賠償問題上究竟有沒有“城鄉差額賠償
的問題
五、死亡兒童的賠償要不要減半問題
學生傷害事故及其責任研究
一、學生傷害事故的概念及其范圍
二、學生傷害事故責任的性質
三、學生傷害事故的責任構成
四、學生傷害事故責任的類型及免除
五、處理學生傷害事故的原則和辦法
火災事故責任的性質及其民事責任
一、火災事故責任的一般情況
二、火災事故責任的歸責原則和構成要件
三、火災事故責任的損害賠償
四、火災事故責任的分擔
第三編 民商法立法問題
制訂《中國民法典·侵權行為法編》的若干思考
一、制訂《中國民法典·侵權行為法編》的
總體思路
二、《中國民法典·侵權行為法編》具體
內容的編制
2001年中國物權法國際研討會紀要
一、關于物權法的基本理論問題
二、關于物權變動的法律規則問題
三、關于所有權的基本規則問題
四、關于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的法律規則問題
中國民法典侵權行為法編和人格權法編
專家研討會綜述
一、關于民法典侵權行為法編的體例和總則問題
二、關于民法典侵權行為法編的侵權行為類型
問題
三、關于民法典侵權行為法編的侵權責任承擔和
損害賠償
四、關于民法典人格權法編的討論意見
日中“中國物權法起草和民法典制訂計劃”
國際研討會紀要
一、會議研討概況
二、關于中國民法典制訂的體系問題
三、中國《物權法》的制訂問題
漫議物權法的用益物權體系
一、關于制訂物權法用益物權體系的不同意見
二、制訂用益物權體系的基本思考
三、制訂用益物權體系的總體設想
第四編 民事程序法適用問題
論探望權及其強制執行
一、探望權的概念和性質
二、探望權的主體及其權利行使的方式
三、探望權的中止和恢復
四、侵害探望權的損害賠償問題
五、探望權的強制執行問題
關于適用《人民檢察院辦理民事行政抗訴案件公開
審查試行規則》的幾個問題
一、公開審查程序出臺的背景
二、公開審查在理論上和實踐上的意義
三、公開審查程序的基本內涵
四、同時聽取當事人陳述的具體程序規范
五、適用公開審查程序的具體問題
關于民事行政申訴案件的案卷審查
一、事實和證據審查
二、法律關系審查
三、適用法律審查
四、審判程序審查
公正效率與審級制度改革
一、現行民事審級制度存在的問題以及對實現公正
效率的影響
二、改革現行民事訴訟審級制度的一般考慮
三、民事訴訟三審終審制的基本設計
公正:司法工作的永恒主題
一、新世紀重提司法公正話題對于實現依法治國
方略具有重要意義
二、當前妨礙司法公正的主要問題和社會根源
三、堅持改革、加強監督、提高素質、是實現司法
公正的三個基本途徑
第五編 雜論
關于精神損害賠償問題的網上交流精華
報刊言論輯錄
一、六大突破,展現中國司法對自然人人格利益
保護的重大進展
二、“其他人格利益”:保護人格利益的彈性條款
三、精神損害賠償二三題
四、釋疑新《婚姻法》
五、懸賞取得的證據并不必然無效關鍵在于法院
如何認定
六、中國民事證據法草案研討綜述
《婚姻法釋義與適用》序言
2000年熱點民事案例點評
第一案 隱私權是權利人的獨占人格權
第二案 兩個法律關系,兩種處理方法
第三案 義務與能力
第四案 人格尊嚴也是權利,是最基本的權利
第五案 值得同情的和應當保護的
第六案 王嘉有的行為應當鼓勵
第七案 侵權還是違約
第八案 法院的判決是公正的
第九案 看問題要看實質
第十案 銀行領導的行為是為了掩飾自己的失職
第十一案 朱某的行為不是犯罪
第十二案 付明欣和趙月月犯了重婚罪
2001年十大熱點民事案件點評
第一案 最具創意的判決
第二案 掌聲背后的道理
第三案 平等的生育權利
第四案 應當保護的權利
第五案 評丑就是侵害名譽權
第六案 網上的行為也要負責
第七案 政府更應當守信
第八案 荒唐的“選賊”活動
第九案 網站有權縮減免費郵箱的容量
第十案 還能造出什么“權”來?
我是怎樣學習法律的(代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