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14755
- 書名:經濟法學:問題點與文獻源(新視野法學教研參考書系)
- 作者:王淵等
- 出版社:中信
- 出版時間:2004年5月
- 入庫時間:2004-6-19
- 定價:49
圖書內容簡介
沒有圖書簡介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一編 經濟法基礎理論
第一章經濟法的產生與發展 /1
第二章經濟法的概念 /6
一、概述 /6
二、經濟法的調整對象/7
三、經濟法的本質/9
第三章 經濟法的地位 /9
一、概述 /9
二、經濟法與其他部門法的關系 /10
第四章 經濟法主體 /11
第五章 經濟法的體系 /12
第六章 經濟法的價值、基本原則及特征 /13
一、經濟法的價值/13
二、經濟法的基本原則 /14
三、經濟法視野中的國家干預 /15
四、經濟法的特征/16
第七章 經濟法的制定 /17
一、概述 /17
二、經濟法綱要的制定/20
第八章 經濟法的實施 /20
一、經濟審判與經濟公益訴訟/20
二、其他 /21
第九章 市場經濟與經濟法 /22
第十章 加入WTO與中國經濟法的發展 /24
第十一章 知識經濟與經濟法的發展 /25
第十二章 可持續發展與經濟法 /25
第十三章 西部大開發與經濟法 /26
第十四章 外國經濟法 /27
第十五章理論綜述/28
第十六章書 評/30
第十七章 經濟法教學 /31
第十八章英文部分 /32
第二編市場管理法
第一章市場管理法的一般原理(含英文) /34
第二章 反不正當競爭法 /35
一、《反不正當競爭法》概述 /35
二、反不正當競爭法基礎理論 /37
(一)概述/37
(二)比較研究 /38
(三)立法 /39
(四)基本問題/40
(五)基本原則/41
(六)功能 /41
1.公平競爭的法律規制/41
2.市場經濟與競爭法/42
(七)實施 /43
(八)法律責任/43
(九)一般條款/44
三、外國及我國臺灣地區反不正當競爭法 /44
(一)概覽 /44
1.英國 /44
2.美國 /44
3.歐盟 /45
4.德國 /46
5.法國 /46
6.匈牙利 /47
7.澳洲 /47
8.日本 /47
9.韓國 /47
10.俄羅斯 /47
11.中西競爭法比較/47
(二)美國經濟間諜法/48
(三)臺灣地區公平交易法/48
四、不正當競爭行為/51
(一)概述 /51
(二)表現形式/52
1.行政性限制/52
2.商業賄賂/52
(1)商業賄賂/52
(2)回扣/53
3.虛假宣傳:廣告/54
(1)廣告與不正當競爭/54
(2)虛假廣告/54
(3)不實廣告/55
(4)比較廣告/55
(5)其他/56
4.低價銷售/56
5.搭售 /56
6.有獎銷售/57
7.其他/57
(1)傾銷 /57
(2)傳銷 /57
(3)價格規制/58
(三)特許經營/58
1.特許經營/58
2.煙草專賣 /59
(四)正當競爭權/59
(五)政府對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干預 /59
(六)其他/59
五、不同行業或領域的競爭規制 /60
(一)不同行業/60
1.新聞業 /60
2.彩票業 /60
3.律師業 /60
4.電子商務/61
(二)不同領域/61
1.貿易 /61
2.跨國經營/61
3.知識產權/61
4.人世 /62
(三)反暴利 /63
(四)行業協會/63
(五)其他/63
六、其他 /64
第三章反壟斷法 /64
一、基礎理論 /64
(一)理論基礎 /64
(二)立法/65
1.中國 /65
2.外國 /68
(1)美國 /68
(2)日本 /68
(3)各國比較/68
(三)規制對象/69
(四)基本制度/69
(五)價值/70
(六)性質 /70
1.概述 /70
2.不確定性 /70
(七)功能/70
1.概述 /70
2.知識經濟與反壟斷法/71
3.入世與反壟斷法/71
(八)與其他法的關系/72
(九)適用/72
1.適用除外制度/72
2.域外適用 /72
3.國際合作 /72
(十)救濟/72
1.概述 /72
2.執法機構 /73
(十一)發展/73
(十二)反卡特爾法/73
(十三)反托拉斯法/74
(十四)對反壟斷法的分析/75
(十五)理論綜述/75
二、壟斷行為 /75
(一)壟斷概念/75
(二)壟斷行為/75
1.獨占 /75
2.合并/76
3.兼并 /77
4.并購 /77
5.獨家交易 /78
三、壟斷類型/78
(一)經濟性壟斷/78
1.公用企業壟斷/78
2.企業集團壟斷/78
3.價格壟斷/79
4.自然壟斷 /79
5.電信專題/79
6.微軟專題/79
(二)行政性壟斷/80
1.行政性壟斷/80
2.地區壟斷/82
四、其他/82
五、英文部分(含反不正當競爭與反壟斷) //82
第四章 商業秘密法 /105
一、商業秘密概念/105
二、商業秘密立法/106
三、商業秘密保護/107
(一)商業秘密的保護/107
(二)商業秘密的認定及保護/108
(三)商業秘密的法律保護 /108
(四)人才流動與商業秘密保護/109
四、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 /109
五、商業秘密侵權中的善意第三人 /110
六、商業秘密與競業禁止/110
(一)商業秘密與競業禁止/110
(二)競業禁止 /110
七、商業秘密訴訟/111
第五章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111
一、基礎理論 /111
(一)概述/111
(二)立法 /113
(三)兩岸比較/113
(四)與其他法的關系/113
(五)外國及我國臺灣地區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113
1.美國/113
2.西歐 /114
3.德國/114
4.法國/114
5.澳大利 /114
6.日本/114
7.韓國 /115
8.臺灣地區/115
9.其他/115
二、消費者權利與經營者義務/115
(一)消費者概念/115
(二)消費者權利/115
(三)具體權利/116
1.知悉真情權/116
2.其他/116
(四)經營者義務/116
三、消費者權益的保護 /116
(一)保護現狀/116
(二)保護手段 /117
1.自我保護 /117
2.法律保護 /117
3.政策保護 /118
4.行政保護 /118
5.社會保護 /119
6.國際保護 /119
(三)不同情形下的消費者權益保護 /119
1.市場經濟 /119
2.人世/120
3.欺詐/120
4.信用 /120
5.保險/121
6.郵購 /121
7.出VI /121
8.產品/121
9.電子商務 /121
10.網絡 /122
11.醫。122
12.其他/123
四、爭議解決/123
(一)解決途徑/123
(二)懲罰性賠償/124
五、其他 /125
(一)格式合同與消費者權益保護 /124
(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條/125
(三)信用卡問題/125
(四)案例 /126
(五)其他/126
六、英文部分/127
第六章產品質量法 /127
一、一般原理/127
(一)概述/127
1.《產品質量法》概述/127
2.其他/128
(二)立法 /129
(三)各國產品責任法/129
1.美國 /129
2.英國 /130
3.歐洲 /130
4.德國 /130
5.法國 /130
6.挪威 /130
7.日本/130
8.比較研究 /130
(四)法律適用/131
二、產品質量/131
(一)產品概念/131
1.產品概念/131
2.產品缺陷 /131
3.產品瑕疵/132
4.假冒偽劣產品 /132
(二)產品質量管理/133
(三)產品質量責任/133
1.概述/133
2.產品責任損害賠償/134
3.歸責原則 /135
4.免責抗辯/136
(四)服務質量/136
(五)制造物責任法/136
(六)產品質量訴訟/137
三、王,F象/137
四、其他 /137
五、英文部分/138
第七章 房地產管理法 /139
一、基礎理論/139
(一)立法/139
(二)房地產法學/140
二、城市房地產開發用地管理/140
(一)土地使用權出讓制度 /140
(二)劃撥制度 /141
(三)土地征用制度/141
三、房地產開發管理/142
四、房地產交易管理 /142
(一)交易 /142
(二)轉讓 /142
(三)租賃 /143
五、商品房法律問題/143
(一)概述/143
(二)預售商品房/143
六、住房制度改革/144
(一)住房制度改革/144
(二)房屋拆遷 /144
七、建筑法 /145
八、其他 /145
九、英文部分/146
第八章監管法/146
一、工商行政管理/146
二、不同領域監管/147
(一)投資基金監管/147
(二)證券監管/147
(三)保險監管/148
(四)期貨監管/148
(五)物業管理/149
三、其他 /150
第三編宏觀調控法
第一章 宏觀調控法概述 /151
第二章金融法/153
一、金融與金融法概述/153
(一)泛論 /153
(二)金融機構 /155
(三)金融與信用/156
(四)金融改革/156
(五)金融風險防范與金融監管/157
1.亞洲金融危機/157
2.金融風險的防范與化解 /157
3.金融監管/159
(六)金融信托/160
(七)金融立法研究/161
(八)金融違法/162
(九)金融執法/162
(十)其他/163
二、域外金融法律制度/163
三、銀行法/164
(一)概述 /164
(二)WTO體制下的銀行法/166
(三)銀行業務網絡、電子化的法律問題/166
(四)銀行監管與風險控制/166
(五)銀行業與證券業/167
(六)國內三大銀行法/167
1.中央銀行法/167
2.商業銀行法/170
3.政策性銀行法/173
(七)外國銀行法律制度/173
(八)其他 /174
四、非銀行金融機構/175
五、信貸法/177
(一)概述/177
(二)存款法律制度/177
(三)貸款法律制度/178
六、結算制度/181
(一)電子資金劃撥系統/181
(二)賬戶管理 /182
(三)結算方式/182
七、融資租賃法/183
八、債轉股專題/183
九、涉外金融法律制度/184
(一)概述/184
(二)外匯管理制度/184
(三)外資金融機構管 /184
十、英文部分/186
第三章稅收法/191
一、稅收與稅法概述/191
(一)泛論/191
(二)稅法基本原則/195
(三)稅收法律關系 /196
(四)稅收法律體系 /196
(五)稅法解釋/197
(六)涉外稅法/198
(七)學術研究綜述/198
(八)其他研究/198
二、稅收優先權/199
三、稅收制度改革/199
四、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稅法 /200
五、WTO體制下的中國稅法/201
六、域外稅收法律制度鳥瞰/202
七、稅收體制/203
(一)分稅制 /203
(二)稅權劃分/203
1.稅收立法權劃分/203
2.其他 /203
(三)中央統籌分配稅/204
(四)地方稅問題/204
(五)其他/204
八、稅法構成要素/205
(一)稅法主體/205
(二)稅收特別措施(主要為優惠措施) /206
(三)其他 /207
九、稅收征納實體法/207
(一)流轉稅 /207
1.增值稅 /207
2.營業稅/209
3.消費稅 /211
4.關稅 /211
(二)所得稅 /212
1.概述/212
2.個人所得稅/214
3.企業所得稅/216
4.農業稅/218
(三)財產稅/219
1.概述 /219
2.房產稅 /219
3.契稅/220
4.車船使用稅/220
5.遺產與贈予稅/220
6.夫妻財產移轉稅(臺灣地區) /221
(四)行為稅 /221
1.印花稅 /221
2.證券交易稅(含債券交易稅、期貨交易稅) /221
(五)土地稅/222
1.概述/222
2.土地增值稅/224
3.城鎮土地使用稅/225
4.耕地占用稅/225
(六)兩稅合一/225
(七)租稅/228
(八)信托課稅/230
(九)其他/231
十、稅收征管法/232
(一)概述/232
(二)稅務管理/237
(三)稅款征收/237
(四)稅務檢查/240
十一、稅務代理/240
十二、反稅收規避/241
十三、稅務司法/242
十四、其他 /243
十五、英文部分/245
第四章財政法 /249
一、概述 /249
二、預算法 /252
三、國債法 /254
四、政府采購法/254
五、轉移支付法/258
六、英文部分/259
第五章計劃法 /259
第六章統計法(含英文) /260
第七章投資法 /262
一、概述 /262
二、風險投資/263
三、外國投資法律制度 /264
四、臺商投資法/264
五、涉外投資法/265
六、英文部分/268
第八章 國有資產管理法 /268
一、概述 /268
二、清產核資/269
三、國有資產評估/269
四、國有資產運營/270
五、國有資產流失查處/270
第九章價格法(及英文部分) /271
第十章廣告法(及英文部分) /275
第十一章會計法(及英文部分) /277
第十二章 審計法/294
第十三章農業法 /298
第十四章 產業法 /301
一、概述 /301
二、產業結構法/302
三、產業升級/302
四、產業技術法/303
五、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法 /304
第十五章 環境法 /305
一、概述 /305
(一)泛論 /305
(二)環境法調整對象/307
(三)環境法基本原則 /307
(四)環境法的本質和價值/307
(五)學術研究綜述/307
二、環境法基本制度/308
三、環境權 /309
四、環境立法/309
五、環境執法/310
六、環境法律責任/31l
七、部門環境法/312
八、外國環境保護法 /314
九、其他 /314
十、英文部分/315
第十六章 自然資源管理法 /320
一、概述 /320
二、土地管理法/321
三、礦產資源法/326
四、水法 /327
五、森林法 /328
六、漁業法 /328
七、野生動植物保護法 /329
八、草原法 /329
九、英文部分/329
第十七章 能源管理法 /330
一、概述 /330
二、節約能源法/330
三、石油法 /330
四、煤炭法 /33l
五、電力法 /331
六、其他 /331
七、英文部分/332
第四編 勞 動 法
第一章 勞動法概述 /333
一、泛論 /333
二、勞動法基本原則/334
三、勞動法體系/334
四、勞動法律關系/335
五、勞動法中的人權保障/336
六、學術綜述/336
七、其他 /337
第二章外國勞動法律制度 /337
第三章 勞動立法 /337
第四章 勞動法實施 /338
第五章 勞工權益 /340
第六章 勞動合同 /343
第七章 集體合同 /346
第八章促進就業/347
第九章 勞動基準法 /349
一、概述 /349
二、勞基法適用范圍/349
三、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352
四、工資獎金/353
五、勞動保護法/355
(一)勞動安全衛生/355
(二)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護 /356
1.女職工的特殊保護/356
2.未成年工的特殊保護 /358
第十章工 會/358
第十一章職業培訓 /361
第十二章 勞動保障和福利 /361
第十三章 勞動爭議及處理 /366
第十四章 勞動監督 /372
第十五章其 他/373
第十六章 英文部分 /374
第五編社會保障法
第一章社會保障法概述 /390
第二章 域外社會保障法制 /393
第三章社會保險法 /393
一、概述 /393
二、失業保險/394
三、工傷保險/395
四、養老保險/396
五、醫療保險/396
六、其他/397
第四章 社會福利法 /397
一、概述 /397
二、公共福利法/397
三、職工福利法/397
第五章社會救助法 /398
一、概述 /398
二、災害救助法/398
第六章社會優撫法 /398
第七章其 他/398
第八章英文部分 /399
共39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