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20788
- 書名:司法理念與裁判方法
- 作者:孔祥俊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05年11月
- 入庫時間:2005-11-15
- 定價:39
圖書內容簡介
沒有圖書簡介
圖書目錄
目 錄
法官的角色………………………………………………………………………(1)
第一章禁止法官拒絕裁判原則………………………………………………(1)
——裁判法律爭議是法院的天職
一、該原則迥然不同的兩種含義……………………………………………(3)
二、不得拒絕裁判原則的由來和演化………………………………………(4)
三、有糾紛即有裁判:司法權要當仁不讓……………………………………(19)
四、原則與例外:該原則的相對性……………………………………………(21)
五、克服兩個極端:條文虛無與條文至上……………………………………(23)
第二章法律適用需妥善處理八大關系………………………………………(25)
——如何行之有效地提高司法審判能力
一、價值與技巧的關系………………………………………………………(27)
二、邏輯與經驗的關系………………………………………………………(35)
三、審時度勢與運用司法智慧的關系 ………………………………………(42)
四、法律規則與司法政策的關系……………………………………………(43)
五、穩健性與能動性的關系…………………………………………………(44)
六、變動性與穩定性的關系………………………………………………(46)
七、法律答案的惟一性與非惟一性的關系…………………………………(48)
八、“入乎其內”與“出乎其外”的關系 ………………………………………(51)
第三章程序正義與實體正義的關系…………………………………………(53)
——妥善處理程序與實體關系的司法實證分析
一、程序與實體及其法律意義的延伸………………………………………(55)
二、程序正義與實體正義的一般關系………………………………………(56)
三、兩種正義在法律領域中的體現和要求…………………………………(58)
四、從知識產權權利沖突的實例看兩種正義的關系………………………(59)
第四章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69)
——一項基本司法政策的法哲學思考
一、“兩個效果”的統一:一項基本司法政策…………………………………(71)
二、“兩個效果”的統一的法理淵源…………………………………………(73)
三、準確把握“兩個效果”的統一的科學內涵………………………………(80)
四、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統一的具體途徑…………………………………(87)
第五章法官在法律規范沖突中享有選擇適用權……………………………(93)
——選擇適用權是裁判權的應有之義
一、引言:“小官司引出的大問題”……………………………………………(95)
二、在不可調和的沖突規范中必選其一……………………………………(98)
三、選擇適用權不同于違憲審查權…………………………………………(101)
四、法官必須在整體法律秩序中尋求法律答案……………………………(106)
五、法官行使選擇適用權必須審慎…………………………………………(110)
六、窮盡選擇資源后送請裁決………………………………………………(115)
第六章法官是如何“找法”和用法的…………………………………………(117)
——司法裁判是多種法源釀成的化合物
一、“法”與“法律”:審判依據的多樣化………………………………………(119)
二、調和法律規范沖突的各種路徑…………………………………………(133)
三、法律不經解釋即無法適用………………………………………………(146)
第七章法律解釋的基本特性…………………………………………………(163)
——法官在裁判中的法律解釋哲學
一、法律解釋的注疏性、判斷性與超然性……………………………………(165)
二、法律解釋的創造性………………………………………………………(169)
三、法律解釋的造法性………………………………………………………(173)
四、法律解釋的價值衡量性…………………………………………………(178)
五、法律解釋的靜態性與動態性……………………………………………(183)
六、法律解釋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186)
第八章從法律解釋方法看同一解釋原則……………………………………(195)
——以WTO法律的間接適用為例
一、同一解釋原則的含義……………………………………………………(198)
二、同一解釋原則的法理根據………………………………………………(199)
三、同一解釋原則的通行性…………………………………………………(201)
四、我國適用同一解釋原則解釋國內法問題………………………………(215)
第九章外國法律和判例可以作為法理………………………………………(219)
——“奎寧草”豈能因不長在自家庭院而拒用
一、國內法與外國法的淵源關系…………………………………………(222)
二、凝固的法理與概括的法律………………………………………………(222)
三、法理在法律適用中的潤滑作用…………………………………………(223)
四、如何參考外國法………………………………………………………(224)
第十章探求法律答案的路徑…………………………………………………(225)
——法官眼中的法律方法
一、法律方法的重要性………………………………………………………(227)
二、疑難案件更需循法律方法破解…………………………………………(230)
三、探究路徑而非具體答案…………………………………………………(234)
四、為實踐問題尋找理論答案………………………………………………(236)
第十一章法律事實與客觀事實的關系………………………………………(239)
——關于認定案件事實的司法理念
一、案件事實與裁判…………………………………………………………(241)
二、法律事實與客觀事實的相互關系………………………………………(246)
三、法律事實與客觀事實的一致性…………………………………………(251)
四、通往客觀真實的路徑……………………………………………………(254)
五、法律事實與客觀事實的不一致………………………………………(261)
第十二章訴權的擴張與公益訴訟……………………………………………(269)
——公共政策與原告資格的關系
一、備受關注的公益訴訟……………………………………………………(271)
二、公益訴訟及其原告資格的特殊性………………………………………(272)
三、公益訴訟的緣起:“專屬”的訴權觀念與保護分散權益的沖突…………(274)
四、我國的公益訴訟與原告資格……………………………………………(278)
第十三章 當前法院司法改革中的五個悖論…………………………………(283)
——關于司法改革和發展諸現象的循名責實
一、審者不判與判者不審……………………………………………………(285)
二、內部請示與審級獨立……………………………………………………(288)
三、先例判決與禁止法官造法………………………………………………(292)
四、法院的分散性與裁判的統一性…………………………………………(297)
五、裁判的最終性與解釋權的不完整性……………………………………(298)
第十四章職業法官與職位法官………………………………………………(303)
——法官職業化的兩種基本模式
一、英美法系的職位法官模式………………………………………………(305)
二、大陸法系的職業法官模式………………………………………………(310)
三、殊途同歸:兩種模式的趨同………………………………………………(316)
四、兩種模式的啟示…………………………………………………………(319)
第十五章法治信仰的象征……………………………………………………(321)
——美國最高法院大樓的歷史、風格和理念
一、承載法律文化的法院大樓………………………………………………(323)
二、曾經居無定所…………………………………………………………(324)
三、古希臘神殿式的雄偉建筑………………………………………………(326)
四、司法和法治尊貴與名望的彰顯…………………………………………(329)
附錄: …………………………………………………………………………(331)
法官分歧的誠實表達……………………………………………………………(331)
——美國最高法院判決中的異議
大法官的榮耀……………………………………………………………………(337)
——成為最高法院法官的前后
合計:34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