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22467
- 書名:銀行監管的理論與模式-兼論日本的銀行監管
- 作者:裴桂芬
- 出版社:商務
- 出版時間:2005年10月
- 入庫時間:2006-2-15
- 定價:17
圖書內容簡介
沒有圖書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一國內外有關銀行監管問題的研究現狀
二研究思路與基本框架
三主要創新點及進一步研究的課題
第一章銀行監管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市場失靈與政府監管
一市場失靈與政府干預
二政府干預手段及監管目的
第二節銀行的特殊職能與監管的必要性
一銀行的特殊職能
二銀行監管的必要性
三銀行監管的含義及其目的
第二章雙重監管方式及其理論基礎
第一節雙重監管方式的理論基礎
一銀行的資金中介職能與銀行擠兌
二銀行擠兌與事后安全網
三政府安全網的道德風險與事前監管
第二節雙重監管方式的主要內容
一銀行監管的分類標準
二事前監管的主要內容
三事后安全網的主要內容
第三節美國的雙重監管方式及其實踐
一美國金融制度及其監管制度特征
二金融自由化前美國的銀行監管
三金融自由化后美國的危機處理方式及其監管政策的變革
第三章金融自由化后事后安全網的再設計
第一節 銀行職能的變化及其監管的新問題
一金融自由化及其對銀行業務的影響
二金融自由化后銀行監管問題的再探討
第二節 狹義銀行提案與保護結算體系
一狹義銀行提案的形成及主要觀點
二對狹義銀行提案的評價
三保護結算體系與中央銀行職能
第三節代表假說及其存款保險的改革
一代表假說的提出及其監管原則
第四章金融自由化后的事前監管模式
第一節 銀行的公司治理機制與審慎經營
一銀行的外部融資特征及其對銀行經營的影響
二對銀行經營者和投資家的激勵機制
第二節 新協議出臺前的資本協議及其存在問題
一1988年的《巴塞爾協議》的主要內容及存在問題
二從公司治理角度剖析1988年的《巴塞爾協議》
第三節
一 199r7年的補充協議及其有效監管的核心原則
二 從新資本協議看未來資本充足率改革方向
三 新資本協議的主要內容
四 資本充足率規定的改革方向
第五章日本傳統的銀行監管方式及其效果分析
第一節金融自由化前日本的銀行體系及其監管機構
一戰后日本的銀行體系
二大藏省的監管及其主要內容
三日本銀行的監管及其主要內容
第二節日本銀行監管政策預期目標及效果評價
一日本監管當局的監管目標與效果分析
二限制競爭規制及其效果
三審慎經營規制及其效果
四事后安全網及其效果
第三節日本監管當局的行政指導與銀行體系的穩定
一無處不在的行政指導
二無所不包的事后安全網
三行政指導有效性的理論分析
第六章金融自由化后日本的銀行危機及其危機處理方式
第一節金融自由化后的銀行危機及傳統監管
方式的破產
一20世紀90年代日本的銀行危機狀況
二日本的銀行危機與金融自由化
三日本的金融自由化與傳統的監管模式
第二節日本銀行業公司治理結構特點
一日本銀行業公司治理結構
二資本市場和市場競爭作用的低下
三監管當局的統治地位
第三節20世紀90年代日本的銀行危機處理方式
一整理型資金注入及其效果
二救濟型資金注入及其效果
三從歐美實踐評價日本的危機處理方式
第七章日本銀行監管方式的探索與改革
第一節日本銀行監管機構的改革
一金融廳的監管職能及其與財務省的關系
二日本銀行的檢查職能及其與金融廳的關系
第二節日本銀行監管政策的改革
一以金融三法為核心的處理危機政策
二以金融再生計劃為核心的事前預防政策
第三節日本整理回收機構的運作及其效果
一整理回收機構的組建及其機構設置
二整理回收機構的指導方針及其評價
三整理回收機構的職能及其評價
第八章中國的銀行監管及其問題研究
第一節中國銀行監管體制的演變及其問題
一中國銀行監管體制及監管方式的演變
二銀監會的成立及監管機構之間的協調
三混業經營與分業監管的沖突
第二節中國現行的銀行監管體系及問題
一我國銀行監管應該遵循的原則
二事前監管步入法制化軌道
三存款保險機構納入議事日程
第三節中國資產管理公司的運作及問題
一我國資產管理公司成立背景及其運作機制
二資產管理公司運作中存在的問題
三資產管理公司的未來走向
參考文獻
后記
共30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