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25673
- 書名:法律解釋疏論-基于司法實踐的視域
- 作者:尹洪陽
- 出版社:人民法院
- 出版時間:2006年9月
- 入庫時間:2006-9-15
- 定價:18
圖書內容簡介
沒有圖書簡介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一部分導 論
第一章走進現實:被遺忘的法律解釋方法………………(3)
一、對百份法律裁判文書的調查分析…………………(8)
二、枯燥的裁判…………………………………………(12)
三、僵化的法律思維……………………………………(17)
四、動搖的社會公信力…………………………………(20)
第二章追溯歷史:找尋法律解釋發展的足跡…………(25)
一、法律解釋學向近代意義的嬗變……………………(27)
二、歐陸法系法律解釋的發展…………………………(31)
三、英美法系法律解釋的發展…………………………(34)
四、法律解釋理論流派之比較…………………………(41)
五、中國古典法律解釋的反思…………………………(47)
第三章不負使命:法治視野下的法律解釋………………(53)
一、“法治”理論的哲學王國…………………………(54)
二、法治自我評價的品格………………………………(58)
三、法治的最高理想…………………………………(63)
四、法治的形式主義……………………………………(68)
五、法治的實現路徑…………………………………(77)
第二部分原 理
第四章法學具有實踐之品格………………………………(87)
一、社會學法學理論……………………………………(90)
二、法學實踐品格之法律目的…………………………(96)
三、法學實踐品格之法律利益…………………………(99)
四、法學實踐品格之法律價值…………………………(105)
第五章法官之自由裁量權…………………………………(112)
一、法官裁量權之一般理論……………………………(116)
二、法官自由裁量權之強弱……………………………(119)
三、法官自由裁量權之限制……………………………(123)
第六章裁判活動“惟一正解”之否定……………………(129)
一、“惟一正解”的理論基礎…………………………(131)
二、自由法學對概念法學的批判……………………(133)
三、法學的實踐品格:對“惟一正解”的徹底否定…(136)
四、裁判結果:追求公正的“近似值”………………(138)
五、裁判“錯案”理論的終結…………………………(141)
六、“錯案”之說對法律解釋帶來的災難性后果……(145)
第七章法律漏洞之基本原理………………………………(148)
一、法律無漏洞:法之理想……………………………(150)
二、法律漏洞之實質:違反計劃的不圓滿性…………(154)
三、法律漏洞:并非法律解釋生成的必然……………(158)
第八章法律解釋的涵義……………………………………(162)
一、“法律解釋”的概念…………………………(164)
二、突破“解釋法律”對法律解釋的困擾……………(167)
三、裁判解釋是法律解釋涵義的最終歸宿……………(170)
四、裁判解釋的涵義……………………………………(172)
第三部分 實 踐
第九章法律解釋關系:救濟法律關系……………………(179)
一、法律解釋是一種社會實踐性關系…………………(181)
二、法律解釋關系是法律關系的種屬范疇:救濟
法律關系……………………………………………(184)
三、法律解釋關系中的受眾:訴訟參與人……………(187)
第十章法律解釋的主體:法官的最后定位………………(191)
一、對法律解釋體制的反思……………………………(193)
二、立法權、司法權、行政權在法律解釋
問題上的博弈………………………………………(196)
三、司法解釋與真正意義上的法律解釋仍相去甚遠……(198)
四、對法律解釋“共同體”理論的質疑………………(202)
第十一章法律解釋的標的:法規范及其附隨情況………(207)
一、對法律概念的闡釋…………………………………(209)
二、對法律規則的揭示…………………………………(212)
三、對法律淵源的探求…………………………………(214)
四、對法律事實的解讀…………………………………(217)
五、對法律行為即意思表示的“確真”………………(220)
第十二章法律解釋的方法:符合法精神的“創意”……(224)
一、“因素”說的啟示…………………………………(225)
二、法律解釋到法律補充的逾越………………………(227)
三、法律解釋最終體現為邏輯“思維”方法…………(230)
四、法律解釋在保持法“安定”的前提下
實現法的演進………………………………………(232)
五、德沃金的“原則”立論法…………………………(236)
六、法律解釋的理性:符合法精神的創意…………(239)
第十三章法律解釋的最高境界:和諧……………………(244)
一、法律解釋是“雙向”甚至“多維”的對話交流…(246)
二、法庭是法律解釋的對話場域………………………(250)
三、調解是體現法律解釋的最佳途徑…………………(256)
主要參考文獻書目……………………………………………(265)
后記……………………………………………………………(268)
共26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