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29707
- 書名:法理學(應用型本科規劃教材)
- 作者:楊磊
- 出版社:浙江大學
- 出版時間:2007年3月
- 入庫時間:2007-6-26
- 定價:36元

- 特價:30.6元,85折,省5.4元!
圖書內容簡介
本教材是面向應用型本科院校法學教學而編寫的。
法理學是法學專業的基礎課程,它擔負著闡述法的最一般原理,培養法的
精神,訓練法律思維方式的重要任務。自20世紀70年代末恢復法學教育以
來,法理學一直作為法學專業的核心和基礎課程受到重視,多年來也形成了多
種教材,法理學課程的基本體系和基本內容似乎已經定型。然而實踐中,法理
學又是教師和學生公認的一門難講、難懂的課程。之所以教師和學生都覺得
難’分析起來大體上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法理學所闡述的是法學最一般
的、基本的原理,而其他課程必須建立在法理學所闡述的原理基礎之上,因此法
理學的開課時間總是一年級,其教學對象是沒有法律基礎知識的新生.這似乎
構成了一個悖論,有了對法的基礎理論的了解,才能有學習其他法律課程的基
礎;而抽象的法的基礎理論是從其他課程所闡述的法的具體知識中提煉出來
的,因此對抽象的法的基礎理論的掌握,又有賴于了解其他較為具體的法律知
識。如何打破這一悖論,許多學者都在探索。二是作為基礎理論課程,法理學
的教學內容本身必然具有理論性和抽象性,相對于部門法而言,其內容和思維
角度都與社會生活的距離更遠一些,因此理解上會有一定的難度。我們編寫本
教材一是希望能在打破上述悖論上做一點努力,二是希望在拉近理論與實踐的
關系上做一點努力,希望使學生認識到,抽象的理論也是生動鮮活的而不總是
灰色的和板著面孔的。
另一方面,本教材的適用對象主要是應用型法律人才。對于應用型法律人
才應有何種知識結構,并沒有一致的看法。大家總是泛泛地說,應用型法律人
才的培養就是要加強實踐教學,加強從事法律實踐活動必備知識的傳授。這似
乎暗示著像法理學這樣的理論性課程對于應用型法律人才來說就不重要了。
而我們不這樣認為。無論什么學科,都有其自身的知識體系,有其獨有的存在
和運行邏輯。就某一項具體的實踐活動而言,或許只涉及這一知識體系當中的
某一部分內容,但是這一內容是體系之中的內容,沒有對體系整體的把握,沒有
認識到該體系特有的存在與運行邏輯,就不可能真正理解所用到的這一部分知
識。正所謂“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是也。從這個意義上講,毫無疑問,無論何種
類型的法律人才,都必須具備基本的理論功底,以確保對法的體系的整體及其
內在運行規律把握。法理學課程作為闡釋法的基本理論、基本精神和基本思維
方式的課程,對于法學專業的學生來說,總是必要的和重要的。但是值得注意
和研究的是,不同類型的人才的知識結構應當有所差異。對于應用型人才來
說,與實踐活動相關度更強的課程,如民法、刑法等,當然應該加強,而法理學則
須推敲,面對應用型人才知識結構的需要,法理學的知識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
模式應做什么樣的調整,強化什么,弱化什么,最終設計出最適合于應用型人才
知識結構需要的法理學教學內容,本教材希望在探索這方面的內容上做出一點
努力。
基于上述兩方面的考慮,本教材在結構設計、內容取舍、文字敘述等方面做
了一些嘗試,希望能更加適應培養應用型法律人才的需要。在結構和內容方
面,本教材簡化了結構,弱化了純粹法哲學內容,把更多的篇幅放在法的特質、
屬性、結構以及運轉等法本身問題的分析上?紤]到教學對象是一年級學生,
在文字上盡量通俗、平實,盡量少用專業術語,力圖用普通的語言把蘊含在法律
中的道理講清楚。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教材在每一章之后都附有材料供學生
分析思考,這些材料有案例、事件,也有觀點、言論。這些實例一方面可以為學
生掌握法學理論提供一個導人的路徑,另一方面也為學生提供了將法學理論用
于分析實際問題的樣板。法理學由于其理論性、抽象性和概括性’一般認為是
很難用具體的實例來說明其中的原理的;同時分析實例,總是要用到部門法知
識,而一年級學生并不具備這樣的知識基礎,因此法理學教材和教學總是側重
于理論闡述,而較少實例分析。近年來已有部分學者開始做這樣的嘗試,但總
體來說人數不多,成果也不多。本教材增加材料分析的內容,也是一種嘗試,希
望能借此推進用實例來說明法理學中的理論問題的探索。
盡管我們大家都盡了努力,但法理學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限于作者的
水平,本書一定存在不少問題,懇請各位讀者,特別是使用這本教材的教師和學
牛提出意見,以便我們改進提高。
圖書目錄
緒論 法學與法理學 ……………………………………………………………1
第一節 法學的研究對象和體系 …………………………………………1
第二節 法理學……………………………………………………………8
第三節 法學研究的方法…………………………………………………11
第一章 法的本質與法的特征…………………………………………………20
第一節 法的本質…………………………………………………………20
第二節 法的特征…………………………………………………………29
第二章 法的價值………………………………………………………………41
第一節 法的價值概述……………………………………………………41
第二節 法的基本價值……………………………………………………45
第三節 法律價值的實踐…………………………………………………56
第三章 法的淵源和效力………………………………………………………64
第一節 法的淵源…………………………………………………………64
第二節 法的效力…………………………………………………………75
第四章 法的要素………………………………………………………………85
第一節 法的要素的含義…………………………………………………85
第二節 法的三要素………………………………………………………88
第五章 法的體系 ……………………………………………………………104
第一節 法的體系的含義 ………………………………………………104
第二節 法律部門 ………………………………………………………108
第三節 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 …………………………………………111
第六章 法的分類與法系 ……………………………………………………122
第一節 法的分類………………………………………………………122
第二節 法系 ……………………………………………………………131
第七章 法律行為 ……………………………………………………………139
第一節 法律行為的概念 ………………………………………………139
第二節 法律行為的構成 ………………………………………………142
第三節 法律行為的基本分類 …………………………………………144
第四節 法律行為的調控 ………………………………………………146
第八章 法律關系 ……………………………………………………………149
第一節 法律關系概述…………………………………………………149
第二節 法律關系的主體和客體 ………………………………………153
第三節 法律關系的形成、變更與消滅…………………………………160
第九章 權利與義務 …………………………………………………………165
第一節 權利義務概述…………………………………………………165
第二節 權利和義務在法中的地位 ……………………………………168
第三節 權利和義務的關系 ……………………………………………169
第四節 權利和義務的分類 ……………………………………………174
第五節 權利與權力辨析 ………………………………………………179
第十章 法律責任 ……………………………………………………………185
第一節 法律責任的含義和構成 ………………………………………185
第二節 法律責任的類型和實現方式 …………………………………193
第三節 法律責任的認定和歸結 ………………………………………197
第十一章 法的起源和發展 …………………………………………………206
第一節 法的起源………………………………………………………206
第二節 法的歷史類型 …………………………………………………211
第三節 法律發展………………………………………………………216
第十二章 法的作用 …………………………………………………………227
第一節 法的作用概述 …………………………………………………227
第二節 法的規范作用 …………………………………………………230
第三節 法的社會作用 …………………………………………………234
第四節 法的局限性 ……………………………………………………238
第十三章 法的制定 …………………………………………………………245
第一節 法的制定概述 …………………………………………………245
第二節 法的制定的原則 ………………………………………………248
第三節 立法體制 ………………………………………………………255
第四節 立法程序 ………………………………………………………259
第十四章 法的遵守 …………………………………………………………266
第一節 法的遵守的概念 ………………………………………………266
第二節 法的遵守的依據和條件 ………………………………………272
第十五章 法的執行 …………………………………………………………279
第一節 法的執行的概念和特點 ………………………………………279
第二節 法的執行的原則 ………………………………………………284
第十六章 法的適用 …………………………………………………………290
第一節 法的適用的概念和特點 ………………………………………290
第二節 司法的要求和原則 ……………………………………………299
第十七章 法律方法 …………………………………………………………307
第一節 法律方法概述…………………………………………………307
第二節 法律推理………………………………………………………311
第三節 法律解釋………………………………………………………317
第十八章 法律監督 …………………………………………………………328
第一節 法律監督概述…………………………………………………328
第二節 法律監督的功能和原則 ………………………………………334
第三節 法律監督的體系 ………………………………………………339
第十九章 法 治……………………………………………………………347
第一節 人治與法治觀念的歷史溯源 …………………………………347
第二節 法治的社會基礎及要件 ………………………………………351
第三節 中國社會的法治選擇 …………………………………………355
第二十章 法與社會 …………………………………………………………368
第一節 法與經濟………………………………………………………368
第二節 法與政治………………………………………………………374
第三節 法與道德 ………………………………………………………380
本書共有38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