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30798
- 書名:公司法剖析:比較與功能的視角(公司法與公司治理譯叢)
- 作者:劉俊海等譯
- 出版社:北大
- 出版時間:2007年9月
- 入庫時間:2007-9-14
- 定價:28
圖書內容簡介
這是首部從功能視角對世界主要國家的公司法進行系統研究和比較研究的著作,是近十年最重要的公司法著作,其重要價值無論怎樣強調都不為過。它將成為未來數十年比較公司治理研究和公司法學研究的基準和靈感源泉。未來的比較公司法學研究即奠基于此。 該書將為公司法領域未來十年的論戰奠定堅實的基礎,作者采用的類型化研究方法將為下一代公司法研究者和決策者提供一個理解公司制企業特有困境的框架。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何謂公司法
1.1 導言
1.2 何謂公司?
1.2.1 法律人格
1.2.2 有限責任
1.2.3 股份自由轉讓
1.2.4 董事會結構下的授權經營管理
1.2.5 投資者所有權
1.3 公司法包含什么?
1.3.1 附屬性和部分性的公司形式
1.3.2 公司法的其他淵源
1.3.3 非公司法約束機制
1.4 公 司法的目標是什么?
第二章 代理問題與法律對策
2.1 三大代理問題
2.2 降低代理成本的法律對策
2.2.1 規制型策略
2.2.2 治理型策略
2.2.3 事前與事后策略
2.3 公司領域中的法律對策
2.4 法律的作用
第三章 公司治理基本結構
3.1 公司治理策略如何保護股東整體利益
3.1.1 任免權策略
3.1.2 其他策略:決策權、信托、激勵機制、約束機制和從屬權
3.2 保護小股東
3.2.1 任免權策略
3.2.2 決策權策略
3.2.3 信托策略
3.2.4 經濟激勵機制、約束機制和從屬權策略
3.2.5 有關小股東和大股東之間利益沖突的思考
3.3 保護非股東利益相關者
3.3.1 任免權策略
3.3.2 信托策略
3.3.3 約束機制
3.4 公司治理模式
第四章 債權人保護
4.1 公司法為什么要保護債權人?
4.1.1 瀕臨破產的公司
4.1.2 公司集團
4.1.3 非自愿債權人
4.2 債權人保護的規制策略
4.2.1 強制披露——準入策略
4.2.2 調整法定資本和公司集團的規則
4.2.3 誠信義務——標準策略
4.3 對債權人保護差異的解釋
4.3.1 差異的內容
4.3.2 差異的重要性
第五章 關聯交易
5.1 經營者實施的利益沖突交易
5.1.1 強制披露:從屬策略
5.1.2 無利害關系董事會的批準:信托策略
5.1.3 股東投票:決策權策略
5.1.4 禁止利益沖突交易:規則策略
5.1.5 忠實義務:標準策略
5.2 涉及控制股東的交易
5.2.1 強制披露:從屬策略
5.2.2 董事會和股東會批準:信托與決策權策略
5.2.3 誠信義務和公平原則:標準策略
5.3 對關聯交易規制差異的解釋
第六章 公司重大行為
6.1 何謂公司重大行為?
6.2 公司兼并及類似的組織變更
6.2.1 管理層與股東之間的利益沖突
6.2.2 大小股東之間的利益沖突
6.2.3 對非股東利益相關者的保護
6.3 資產出售
6.4 法定資本、股份發行和公司分配
6.4.1 經營者與股東之間的利益沖突
6.4.2 大小股東之間的利益沖突
6.4.3 對非股東利益相關者的保護
6.5 完全授權的決策:投資和舉債
6.6 重大公司行為規制差異的解釋
第七章 控制權交易
7.1 控制權交易中的代理問題
7.1.1 控制權交易
7.1.2 代理問題
7.2 股權高度分散背景下的代理問題:兩種規制模式
7.2.1 基本模式
7.2.2 第一種模式:不挫敗要約
7.2.3 第二種模式:董事會控制收購要約送達股東
7.2.4 第二種模式的理論依據
7.2.5 兩種模式的比較
7.3 全面要約時高度分散股東的代理問題
7.3.1 信息不對稱:從屬策略
7.3.2 對要約接受施加壓力:經濟激勵機制
7.3.3 強制要約規則:退出策略
7.3.4 競爭性收購要約
7.3.5 異議小股東的買斷
7.4 存在控制股東時的代理問題
7.5 非股東群體的代理問題
7.6 控制權交易規制差異的解釋
第八章 發行人監管和投資者保護
8.1 投資者保護的兩個目標
8.2 準入策略:強制信息披露
8.2.1 各國法律的差異
8.2.2 會計方法
8.2.3 披露義務豁免
8.2.4 為何強制信息披露
8.3 質量控制:信托策略
8.4 質量控制:規則和標準策略
8.4.1 規則策略
8.4.2 標準策略
8.5 投資者保護差異的解釋
第九章 剖析之外的思考
9.1 我們的思路
9.2 把我們的成果置于特定環境中
9.3 現有共性
9.3.1 方興未艾的公司法趨同現象
9.3.2 尚存差異的原因
9.4 深入研究的方向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