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31611
- 書名:和諧社會與社會科學政治
- 作者:張云海著
- 出版社:人民
- 出版時間:2007年10月
- 入庫時間:2007-11-18
- 定價:16
圖書內容簡介
作者力圖研究人類社會如何科學發展,探索國家政治怎樣科學運行,思考怎樣建成和諧社會,提出了以“需求經濟社會模式”超越“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社會模式的設想,提供了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的一種思路。 本書是在吸收了主客體關系學寫作組集體意見的基礎上寫成的。
圖書目錄
導言…………………………………………………………(1)
一、政治研究的出發點應是人類生存發展需要………(1)
二、政治研究的對象應是人類解決社會兩大類
問題的需要…………………………………………(6)
第一章政治是社會調控的核心手段…………………………(10)
第一節傳統政治本質論………………………………(10)
第二節 主客體關系學的政治本質論…………………(12)
一、政治的本質是強制性社會調控手段…………………(12)
二、政治的結構………………………………………(15)
三、政治與國家是軟件與硬件的關系 …………………(15)
第三節 前人政治和國家起源說………………………(18)
第四節 政治起源于人類生存發展的需要……………(21)
一、政治起源于人類生存發展的需要 …………………(22)
二、氏族內部的管理職能是政治的萌芽…………………(23)
三、政治的產生和演變有其特有的過程…………………(24)
四、政治產生的標志是國家的產生……………………(25)
第五節 政治發展的動力和規律………………………(27)
第二章政治的職能是為人類生存發展而調控社會…………(28)
第一節 政治這把雙刃劍功大于過……………………(28)
一、政治的正面作用是主要的…………………………(28)
二、政治的負面作用是對其職能的扭曲…………………(30)
第二節 宏觀政治調控是社會科學發展的保證………(31)
一、對否定宏觀政治調控的批評………………………(31)
二、宏觀政治調控的必要性…………………………(34)
三、強化宏觀政治調控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40)
第三節 宏觀政治調控職能的發揮……………………(41)
一、宏觀政治調控的基本方面…………………………(41)
二、宏觀政治調控的基本原則…………………………(43)
三、宏觀政治調控的基本方法…………………………(45)
四、宏觀政治調控的實現途徑…………………………(46)
第三章組織合作創值是政治的根本職能……………………(49)
第一節 確保合作高效創值是政治的核心職能………(49)
一、高效創值是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的核心……………(50)
二、合作是高效創值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53)
第二節 合作是人類社會產生存在和發展的基礎………(53)
一、合作是人類的本性…………………………………(53)
二、合作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礎………………………(56)
三、合作是社會發展的基本趨勢………………………(60)
第三節 正確對待合作創值的基本形式………………(62)
一、人類合作的根本方法是合作創值…………………(63)
二、分工是合作創值的最基本形式……………………(64)
三、交換是合作創值的主要形式………………………(71)
第四節 全力推動全社會的合作創值…………………(73)
第四章用需求經濟社會模式超越市場和計劃模式…………(78)
第一節 科學的社會運行模式是社會高效創值的
基礎……………………………………………(78)
一、符合主體需要和客體需要是高效創值的前提………(78)
二、科學的社會運行模式是社會高效創值的關鍵………(80)
第二節 歷史發展呼喚新的社會運行模式……………(81)
一、人類對理想社會運行模式的艱苦探索………………(81)
二、現有社會運行模式容量已飽和……………………(82)
第三節 需求社會模式的內涵及其運行機制…………(83)
一、什么是需求經濟社會模式…………………………(83)
二、通過三種模式對比來看需求經濟社會模式的內涵 …(86)
三、需求社會模式的運行機制…………………………(89)
四、需求經濟社會模式的優越性………………………(93)
第四節 為什么要建立需求經濟社會模式……………(96)
一、需求經濟社會模式源于社會根本問題和根本規律 …(96)
二、需求經濟社會模式源于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
動力………………………………………………(97)
三、需求社會模式源于社會運行結構的需要……………(98)
第五節 需求經濟社會模式的建立……………………(99)
一、首先要建立人類需求譜系研究機構…………………(99)
二、要在經濟領域首先施行……………………………(103)
三、選幾個行業先行試驗……………………………(103)
四、嚴格遵循人類需求譜系的階段性和層次性…………(103)
五、國家應帶頭開發社會潛在需求……………………(104)
六、以指導超越指令…………………………………(105)
第五章以需求導控政治模式超越放任和控制模式…………(107)
第一節 按人類政治需求譜系建立“需求導控
政治模式”……………………………………(108)
第二節 需求導控政治模式的內容和運行機制………(109)
一、從人類社會政治模式的歷史演進看“需求導控
政治模式”的內容…………………………………(110)
二、人類社會政治模式根據的歷史演進………………(116)
三、需求導控政治模式的運行機理……………………(120)
四、需求導控政治模式的優點…………………………(120)
第三節 我國建立需求社會運行模式的優勢…………(122)
一、建立需求社會運行模式的可行性…………………(122)
二、中國率先運行先進的社會運行模式的可能性………(123)
第六章開發和發揮人類智能是實現政治職能的關鍵………(125)
第一節 人類對智能的認識還處于初級階段…………(125)
第二節 智能決定人類生活……………………………(127)
一、智能關系人類的產生和本質………………………(127)
二、智能決定人類對世界的認識………………………(128)
三、智能決定人類對世界的改造--智能決定社會
生產和經濟社會的發展……………………………(129)
第三節 建設“智能政治”………………………………(132)
一、開發國民智能意義重大……………………………(132)
二、開發國民智能是最大的政治………………………(136)
三、中國的發展只能依靠國民智能……………………(138)
四、開發智能必須進行教育改革………………………(138)
五、國家必須重視智能的載體--知識分子 …………(140)
六、國家必須高度珍惜高智能人才……………………(141)
七、國家要為智能開發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142)
第三節 按人類生存發展需要進行機構改革…………(191)
一、國家機構的設置原則……………………………(191)
二、關于政治體制改革的幾條設想……………………(191)
第八章消除社會病癥總根源--壟斷………………………(193)
第一節 依照人類需求譜系消除社會經濟的無序
狀態……………………………………………(193)
第二節 治理社會病癥關鍵在于消除壟斷……………(197)
一、壟斷及其根源……………………………………(198)
二、壟斷是剝削、專制、腐敗等社會病癥的總根源………(199)
三、壟斷理論的認識論意義……………………………(206)
四、消除壟斷的根本方法是社會生活民主化 …………(208)
五、消除腐敗的關鍵是消除權力壟斷…………………(211)
第三節 社會不穩定因素的消除………………………(213)
結語建設適合人類生存發展需要的理想政治………………(215)
一、理想社會政治的衡量標準…………………………(215)
二、理想社會政治的依賴條件…………………………(216)
三、理想社會政治的建設………………………………(217)
附錄一:人類認識事物的基本方面和基本方法……………(218)
附錄二:主客體關系學的政治學方法………………………(220)
后記…………………………………………………………(228)
八、智能開發國家必須保障國民的“創新思維權”………(143)
九、智能開發國家有眾多的事要干……………………(143)
十、建設“智能政治”…………………………………(144)
第四節 開發智能的根本方法是培養“一元四系”
思維模式………………………………………(146)
第五節 依靠智能改變人類命運………………………(152)
一、依靠智能改變人類社會……………………………(152)
二、崇尚智能改變人類信仰……………………………(153)
三、依靠智能改變人類命運……………………………(153)
第七章熱點政治問題的再認識和解決………………………(155)
第一節 從人類生存發展需要出發再認識政治
問題……………………………………………(155)
一、主客體關系學的自由、平等、民主和人權觀…………(156)
二、立法的根本原則是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和代表人民
根本利益…………………………………………(174)
三、主客體關系學的“權力觀” ………………………(175)
四、走出“所有制誤區”………………………………(176)
第二節 社會熱點問題的解決…………………………(177)
一、遵循“人類需求譜系規律”是實現“三個代表”的
基礎……………………………………………(178)
二、“以人為本”之本是實現“需求+智能”……………(180)
三、“科學執政、依法執政、民主執政”的基礎是遵循
“人類需求譜系”規律……………………………(181)
四、建設“和諧社會”的關鍵是高效創值………………(182)
五、怎樣保證公平和效率……………………………(184)
六、農民的根本出路在于智能化………………………(187)
第三節 按人類生存發展需要進行機構改革…………(191)
一、國家機構的設置原則……………………………(191)
二、關于政治體制改革的幾條設想……………………(191)
第八章消除社會病癥總根源--壟斷………………………(193)
第一節 依照人類需求譜系消除社會經濟的無序
狀態……………………………………………(193)
第二節 治理社會病癥關鍵在于消除壟斷……………(197)
一、壟斷及其根源……………………………………(198)
二、壟斷是剝削、專制、腐敗等社會病癥的總根源………(199)
三、壟斷理論的認識論意義……………………………(206)
四、消除壟斷的根本方法是社會生活民主化 …………(208)
五、消除腐敗的關鍵是消除權力壟斷…………………(211)
第三節 社會不穩定因素的消除………………………(213)
結語建設適合人類生存發展需要的理想政治………………(215)
一、理想社會政治的衡量標準…………………………(215)
二、理想社會政治的依賴條件…………………………(216)
三、理想社會政治的建設………………………………(217)
附錄一:人類認識事物的基本方面和基本方法……………(218)
附錄二:主客體關系學的政治學方法………………………(220)
后記…………………………………………………………(228)
本書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