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32074
- 書名:行政學原理(高等學校公共管理類系列教材)
- 作者:丁煌主編
- 出版社:武大
- 出版時間:2007年11月
- 入庫時間:2007-12-19
- 定價:29.8
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力求在結構和內容上均有所創新的專業基礎課致材,它試圖通過對行政管理學中最為基本的概念、范疇、原則和方法等內容的系統闡述來凸顯本教材的“原理性”特征,進而區別于大量存在的行政管理學概論性教材。 全書除導言之外共分為十章,具體包括:導言行政學的產生與發展;第一章行政概念論;第二章行政生態論;第三章行政功能論;第四章行政結構論;第五章行政過程論;第六章行政資源論;第七章行政關系論;第八章行政方法論;第九章行政規范論;第十章行政發展論。 本書既可以作為高等學校公共管理類的專業基礎課教學用書和國家公務員培訓的教材,也適用于公共管理尤其是行政管理知識感興趣的其他讀者研習參考。
圖書目錄
導論 行政學的產生與發展
一、行政學在西方的產生
二、行政學在西方的發展
三、行政學在中國的勃興
第一章 行政概念論
第一節 行政的概念闡釋
一、古代中西方不同的行政理念
二、近、現代的幾種典型界定
三、本書對行政概念的定義
第二節 行政的界限
一、行政與政治
二、行政與私營管理
三、行政、立法與司法行為
第三節 公共利益與行政的目標導向
一、管理主義公共利益觀
二、憲政主義公共利益觀
三、價值導向的綜合趨勢
第二章 行政生態論
第一節 行政生態的特點與類型
一、行政生態的含義及特點
二、行政生態的類型
三、行政生態模式
第二節 行政生態及其對行政系統的影響
一、經濟生態及其對行政系統的影響
二、政治生態及其對行政系統的影響
三、文化生態及其對行政系統的影響
第三節 當代中國行政生態與行政系統的互動影響
一、中國現行經濟生態的基本特點及其對我國行政系統的影響
二、中國現行政治生態的基本特點及其對我國行政系統的影響
三、中國現行行政文化生態的基本特點及其對行政系統的影響
第三章 行政功能論
第一節 行政功能及其演變
一、行政功能的概念辨析
二、行政功能理論的演變
三、行政功能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節 行政功能的構成
一、各國學者對行政功能構成的不同闡述
二、行政功能的分類
三、行政功能的實現方式
第三節 當代中國政府行政功能
一、當代中國政府行政功能的變遷
二、當代中國行政功能發展的趨勢
三、當代中國行政功能發展的途徑
第四章 行政結構論
第一節 行政結構概述
一、行政結構的內涵
二、行政結構的特點
三、合理行政結構的意義
四、合理行政結構的標準
第二節 行政結構構成
一、行政結構的層級化
二、行政結構的分部化
三、管理層次與管理幅度的關系
第三節 行政結構設計
一、行政結構理論的演變
二、影響行政結構設計的因素
三、行政結構設計原則
四、幾種典型的行政組織結構形式
五、行政結構設計的發展趨勢
第五章 行政過程論
第一節 行政決策
一、行政決策的內涵
二、行政決策的影響因素
三、行政決策模式
四、行政決策體制
第二節 行政執行
一、行政執行的內涵
二、行政執行的影響因素
三、行政執行的過程
第三節 行政監督
一、行政監督的內涵
二、行政監督制度構建的緣由
三、行政監督類型
四、行政監督體系
第六章 行政資源論
第一節 人力資源
一、人力資源的含義及特性
二、人力資源管理及其歷史演變
三、人力資源管理的特點
四、行政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的功能
五、公務員制度
第二節 財政資源
一、財政資源及其管理
二、財政管理的功能
三、財政管理的主要內容
第三節 物質資源
一、物質資源的含義與類別
二、物質資源管理的主要特點
三、物質資源管理的基本原則
四、物質資源管理的主要內容
五、物質資源管理體制改革
第四節 權力資源
一、權力與行政權力
二、行政權力的性質
三、行政權力的來源
四、行政權力的類型
五、行政授權
第五節 信息資源
一、信息資源的含義
二、行政信息資源的特性
三、行政信息資源的分類
四、行政信息資源管理的原則和程序
五、電子政府
第七章 行政關系論
第一節 行政關系概述
一、行政關系的涵義
二、行政關系的基本構成
三、行政關系的研究意義
第二節 行政關系的具體構成與內容
一、宏觀行政關系的具體構成與主要內容
二、微觀行政關系的基本構成
第三節 中國行政關系的發展與展望
一、中國行政關系的傳統模式
二、中國行政關系的新發展
三、中國行政關系的展望
第八章 行政方法論
第一節 傳統行政方法
一、行政手段
二、經濟手段
三、法律手段
四、思想教育手段
第二節 政府目標管理方法
一、目標管理的內涵
二、目標管理實施的基本程序
三、目標管理方法在政府部門應用的適用性
四、目標管理方法在政府部門應用的局限性
第三節 政府標桿管理方法
一、標桿管理的內涵
二、標桿管理的實施
三、政府部門標桿管理實施的障礙
第四節 政府全面質量管理方法
一、全面質量管理的內涵
二、政府全面質量管理的實施
三、政府全面質量管理中的質量標準
四、全面質量管理方法在政府部門的應用原則
五、政府部門實施全面質量管理的約束
第五節 政府戰略管理方法
一、戰略管理的內涵
二、政府戰略管理的實施
三、戰略管理方法在政府部門應用的限制
第六節 政府績效管理方法
一、績效管理的內涵
二、政府績效管理興起的影響因素
三、政府績效管理的程序
四、政府績效管理的限制因素
第九章 行政規范論
第一節 行政規范的內容與作用
一、行政規范的含義與特征
二、行政規范的內容與構成
三、行政規范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節 兩種行政規范的功能構成與相關性
一、行政法律規范的特點與功能
二、行政道德規范的特點與功能
三、行政法律規范與行政道德規范的關系
第三節 依法行政與以德行政
一、依法行政及其重要意義
二、以德行政及其意義
三、依法行政與以德行政的關系
第十章 行政發展論
第一節 行政發展概述
一、行政發展的含義與特征
二、行政發展的目標與內容
三、行政發展的一般程序
第二節 行政效率
一、行政效率的含義
二、行政效率的類型
三、行政效率的影響因素
第三節 行政改革
一、行政改革的動因
二、行政改革的理論基礎
三、行政改革的內容
參考文獻
后記
本書共37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