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32495
- 書名:罪犯生命精神荒原開發研究
- 作者:賈洛川著
- 出版社:上海社科
- 出版時間:2008年1月
- 入庫時間:2008-1-21
- 定價:20
圖書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賈洛川:男,上海政法學院教授,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兼任中國監獄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犯罪學會理事及預防犯罪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上海市社會幫教志愿者協會常務理事。 從事高等教育教學、科研工作二十多午,主要研究領域為監獄學、犯罪學,主講法理學、監獄學基礎理論、罪犯教育學等課程。出版有《罪犯靈魂改造工程論》、《中國特色監獄研究》、《中國未成年違法把罪人員矯正制度研究》等專著,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
本書從生命的視角出發,以罪犯生命精神荒原開發為主線展開編寫。全書設計為三篇:上篇為荒原篇,主要揭示罪犯生命精神荒原的表現形態、特點、危害和形成原因,為后面的開發提供前提和對象。中篇為開發篇,是全書的核心,主要論述罪犯生命精神荒原開發的依據、價值、特點、指向、關系、原則、環節,實施方法和載體、生態環境營造、類型等問題,主要回答為什么開發、開發什么、怎樣開發等問題。下篇為新生篇,主要說明罪犯生命精神荒原開發的成果是使罪犯獲得新生,同時論述新生者回歸社會后如何鞏固新生成果的有關問題。
圖書目錄
前言
導論
一、罪犯生命精神荒原開發的含義
二、罪犯生命精神荒原開發研究的意義
三、罪犯生命精神荒原開發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特色
四、罪犯生命精神荒原開發研究的體系安排和內容
上篇 荒原篇
第一章 罪犯生命精神荒原的表現形態
一、貪婪的物欲雜草
二、淫邪的性欲惡花
三、暴戾的氣欲氤氳
四、錯位的權欲毒菌
第二章 罪犯生命精神荒原的表現特點和危害
一、罪犯生命精神荒原的表現特點
二、罪犯生命精神荒原的危害性
第三章 罪犯生命精神荒原形成的原因
一、關于罪犯生命精神荒原形成原因的諸種學說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對罪犯生命精神荒原形成原因探究的指導作用
三、關于罪犯生命精神荒原形成原因的具體分析
中篇 開發篇
第四章 罪犯生命精神荒原開發的依據
一、罪犯生命精神荒原開發的歷史文化底蘊依據
二、罪犯生命精神荒原開發的現實依據
三、罪犯生命精神荒原開發的可能性依據
第五章 罪犯生命精神荒原開發的價值、特點和指向
一、罪犯生命精神荒原開發的價值
二、罪犯生命精神荒原開發的特點
三、罪犯生命精神荒原開發的指向
第六章 罪犯生命精神荒原開發的幾個關系
一、肉體和精神的關系
二、理性和非理性的關系
三、個體生命和社會生命的關系
四、主體和客體的關系
五、內容和方法的關系
六、環境和開發的關系
第七章 罪犯生命精神荒原開發的原則
一、法治化原則
二、人文化原則
三、個性化原則
四、社會化原則
五、體驗性原則
六、生活化原則
第八章 罪犯生命精神荒原開發過程的環節
一、用行刑的犁耙開墾罪犯生命精神荒原
二、拷問舊有精神世界:罪犯生命精神荒原的改變中介
三、重鑄精神世界:罪犯生命精神荒原開發的中心環節
四、以新的精神養料為動力,強化犯罪行為的徹底矯正
五、罪犯生命精神荒原開發的信息反饋與調節
第九章 罪犯生命精神荒原開發的實施方法和載體
一、罪犯生命精神荒原開發的實施方法
二、罪犯生命精神荒原開發的載體
第十章 罪犯生命精神荒原開發的生態環境營造
一、罪犯生命精神荒原開發生態環境營造的理論基礎
二、罪犯生命精神荒原開發生態環境圈的結構分析
三、罪犯生命精神荒原開發生態環境的營造
第十一章 罪犯生命精神荒原開發的幾種類型
一、貪婪物欲的改變
二、淫邪性欲的轉化
三、暴戾氣欲的轉變
四、錯位權欲的轉移
下篇 新生篇
第十二章 罪犯新生:罪犯生命精神荒原開發的歸宿
一、罪犯新生的意蘊
二、罪犯新生的價值
三、罪犯新生的標準
四、罪犯新生的評判原則
第十三章 罪犯新生與回歸社會
一、新生者回歸社會所面臨的新的社會環境
二、對新生者進行社會保護的必要性
三、對新生者進行社會保護的幾個著力點
四、對新生者進行幫教工作的幾個主要環節
五、對新生者開展幫教工作應確立的幫教對象觀
六、對新生者開展幫教工作的方法
七、提高新生者幫教工作質量,產生良好社會保護效果的相關因素
八、新生者幫教的新形式:社會幫教志愿者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