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32511
- 書名:民法學(現代法學教材)
- 作者:劉凱湘主編
- 出版社:中國法制
- 出版時間:2008年1月
- 入庫時間:2008-1-21
- 定價:62
圖書內容簡介
本教材體系完整,內容全面,包括了從民法總則到物權法、債權法、人身權法、知識產權法到親屬法、繼承法等民法領域的全部內容,便于學生一書在手即可適用到民法學的數門相關課程。內容新穎,條理清晰,結構合理,安排科學,便于教師根據自身情況對教學內容、課時安排等作出相應的調整。理論聯系實際,引用較多的事例與案例,便于幫助學生理解復雜的法律原理與立法精神。
圖書目錄
第一篇 民法總論
第一章 民法導論
第一節 民法概述
第二節 民法的產生與發展
第三節 民法在中國
第四節 民法的性質與理念
第五節 民法的基本原則
第六節 民法的淵源
第七節 民法的適用范圍與適用規則
第八節 民法的解釋
第二章 民事法律關系
第一節 民事法律關系概述
第二節 法律事實
第三節 民事權利
第三章 自然人
第一節 自然人概述
第二節 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
第三節 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
第四節 監護
第五節 宣告失蹤與宣告死亡
第四章 法人
第一節 法人制度概述
第二節 法人的分類
第三節 法人的民事能力
第四節 法人的設立、變更和消滅
第五節 法人的機關
第五章 合伙
第一節 合伙制度概述
第二節 普通合伙企業的設立條件與程序
第三節 普通合伙企業的財產
第四節 普通合伙的事務執行
第五節 普通合伙與第三人的關系
第六節 普通合伙的入伙與退伙
第七節 特殊的普通合伙企業
第八節 有限合伙企業
第九節 合伙的解散與清算
第六章 法律行為
第一節 法律行為概述
第二節 法律行為的分類
第三節 法律行為的成立與生效
第四節 附條件與附期限法律行為
第五節 無效法律行為
第六節 效力未定法律行為
第七節 可撤銷法律行為
第七章 代理
第一節 代理制度概述
第二節 代理的分類
第三節 代理權
第四節 無權代理與表見代理
第八章 民法上的時間
第一節 時間在民法上的意義
第二節 期日和期間
第三節 時效制度概述
第四節 訴訟時效
第五節 除斥期間
第二篇 人身權
第九章 人身權概述
第一節 人身權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節 人身權的歷史沿革
第十章 人身權的類型
第一節 人格權
第二節 身份權
第十一章 人身權的法律保護
第一節 人身權的法律保護概述
第二節 人身損害賠償
第三節 精神損害賠償
第三篇 物權(上)——物權總則
第十二章 物權概述
第一節 物權法概述
第二節 物權的概念、特征和種類
第三節 物權法的基本原則
第十三章 物權的變動
第一節 物權變動概述
第二節 不動產登記
第三節 動產交付’
第四節 物權變動的特殊情形
第十四章 物權的保護
第一節 物權保護概述
第二節 物權請求權
第十五章 占有
第一節 占有概述
第二節 占有的效力
第三篇 物權(中)——所有權
第十六章 所有權概述
第一節 所有權的一般原理
第二節 國家所有權
第三節 集體所有權
第四節 私人所有權
第十七章 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第一節 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的基礎理論
第二節 專有部分的所有權
第三節 共有部分的所有權
第四節 區分所有建筑物的管理制度
第十八章 相鄰關系
第一節 相鄰關系概述
第二節 相鄰關系的種類
第三節 相鄰關系中的法律責任
第十九章 共有
第一節 共有概述
第二節 按份共有
第三節 共同共有
第四節 準共有
第二十章 所有權取得的特別制度
第一節 善意取得制度
第二節 拾得遺失物制度
第三篇 物權(下)——用益物權與擔保物權
第二十一章 用益物權與擔保物權概述
第一節 用益物權概述
第二節 擔保物權概述
第二十二章 土地承包經營權
第一節 土地承包經營權概述
第二節 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變動
第三節 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內容與保護
第二十三章 建設用地使用權
第一節 建設用地使用權概述
第二節 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變動
第二十四章 宅基地使用權:
第一節 宅基地使用權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節 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條件和程序
第三節 宅基地使用權的內容
第二十五章 地役權
第一節 地役權概述
第二節 地役權的變動
第三節 地役權的內容
第二十六章 特許物權
第一節 探礦權和采礦權
第二節 取水權
第三節 養殖權和捕撈權
第四節 海域使用權
第五節 林權
第二十七章 典權
第二十八章 抵押權
第一節 抵押權概述
第二節 抵押權的設定
第三節 抵押權的效力
第四節 抵押權的實現
第五節 浮動抵押
第六節 最高額抵押
第二十九章 質權
第一節 質權概述
第二節 動產質權
第三節 權利質權
第三十章 留置權
第一節 留置權概述
第二節 留置權的成立要件與適用范圍
第三節 留置權的效力
第四篇 債權(上)——債法總論
第三十一章 債與債法
第一節 債的概念
第二節 債的本質和特征
第三節 債的要素
第四節 債法
第三十二章 債的發生原因
第一節 債的發生原因概述
第二節 合同
第三節 締約過錯
第四節 侵權行為
第五節 不當得利和無因管理
第三十三章 債的類型
第一節 法定之債與約定之債
第二節 主債與從債
第三節 特定物之債與種類物之債
第四節 簡單之債與選擇之債
第五節 按份之債與連帶之債
第三十四章 債的效力
第一節 債的效力概述
第二節 債的履行
第三節 債的不履行
第四節 受領及受領遲延
第三十五章 債的擔保與保全
第一節 債的擔保
第二節 債的保全
第三十六章 債的移轉
第一節 債的移轉概述
第二節 債權讓與
第三節 債務承擔
第四節 債權債務的概括承受”
第三十七章 債的消滅
第一節 債的消滅概述
第二節 清償
第三節 提存
第四節 抵銷
第五節 免除
第六節 混同
第四篇 債權(中)——合同之債
第三十八章 合同總論
第一節 合同概述
第二節 合同的訂立
第三節 合同的效力
第四節 合同的履行
第五節 合同的變更、轉讓和終止
第六節 違約責任
第三十九章 轉移所有權的合同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買賣合同
第三節 供用合同
第四節 贈與合同
第四十章 轉移用益權的合同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借款合同
第三節 租賃合同
第四節 融資租賃合同
第四十一章 完成工作的合同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承攬合同
第三節 建設工程合同
第四十二章 提供勞務的合同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運輸合同
第三節 保管合同
第四節 倉儲合同
第四十三章 中介服務合同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委托合同
第三節 行紀合同
第四節 居間合同
第四十四章 技術合同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技術開發合同
第三節 技術轉讓合同
第四節 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合同
第四篇 債權(下)——法定之債
第四十五章 侵權行為之債
第一節 侵權行為概述
第二節 侵權行為法的歷史發展
第三節 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
第四節 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
第五節 侵權的民事責任
第六節 特殊侵權的民事責任
第四十六章 不當得利之債
第一節 不當得利概述
第二節 不當得利的構成要件
第三節 不當得利的類型
第四節 不當得利的法律效力
第四十七章 無因管理之債
第一節 無因管理概述
第二節 無因管理的構成要件
第三節 無因管理的法律效力
第五篇 知識產權
第四十八章 知識產權概述
第一節 知識產權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節 知識產權制度的歷史發展
第四十九章 著作權
第一節 著作權概述
第二節 作品
第三節 著作權的內容
第四節 著作權人及權利的歸屬
第五節 著作鄰接權
第六節 著作權的限制
第七節 著作權的保護
第五十章 專利權
第一節 專利權概述
第二節 專利權的主體和客體
第三節 專利權的取得
第四節 專利權的內容
第五節 專利權的保護
第五十一章 商標權
第一節 商標概述
第二節 商標權的主體與客體
第三節 商標權的取得和內容
第四節 商標權的保護
第五節 地理標志權
第六篇 親 屬
第五十二章 親屬概述
第一節 親屬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節 親屬在法律上的分類
第三節 親系和親等
第四節 親屬的發生、終止和效力
第五十三章 婚姻
第一節 婚姻法的基本原則
第二節 結婚的條件和程序
第三節 婚姻的效力
第四節 離婚制度
第五節 救助措施與法律責任
第五十四章 親子
第一節 親子關系
第二節 收養
第三節 祖孫關系和兄弟姐妹關系
第七篇 繼 承
第五十五章 繼承權概述
第一節 繼承權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節 繼承制度的產生與發展
第三節 我國繼承法的基本原則
第四節 遺產
第五節 繼承權的取得、喪失、放棄和恢復
第五十六章 法定繼承
第一節 法定繼承概述
第二節 法定繼承人的范圍和順序
第三節 代位繼承和轉繼承
第四節 遺產的分配
第五十七章 遺囑繼承和遺贈
第一節 遺囑繼承概述
第二節 遺囑
第三節 遺贈
第四節 遺贈扶養協議
第五十八章 遺產的處理
第一節 遺產的分割
第二節 被繼承人債務的清償
第三節 無人繼承的遺產的處理
主要參閱書目
本書共7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