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32570
- 書名:法律的界限:實證主義命題群之展開(法學方法論叢書)
- 作者:陳錦輝著
- 出版社:政法大學
- 出版時間:2007年11月
- 入庫時間:2008-1-25
- 定價:26
圖書內容簡介
法律與道德界限及法律權威性來源這兩個方面是法理學有關法律概念的討論牽涉的主要問題。本書通過對法律理論史的論述展現了自然法理論、排他性實證主義及包容性實證主義之間的論戰。最后得以證明,自然法理論無法推翻實證主義堅持的分離命題與社會事實命題,因此,實證主義成為解釋法律概論及其基本屬性的主流理論。尤其是包容性實證主義以其完備的理論成為法律理論的最佳選擇。
圖書目錄
導 論
一、基本設問:問題間的侍承
二、題目解釋法實證主義與實證主文哲學
三、題目解釋.Ⅱ:命題的功能與意義
四、論證結構
第一章 分離命題:實證主義的基礎命題
第一節 買證主義的興起
一、傳統自然法的世俗化本質一神諭一理性
二、知識論妁轉變:事實與價值的二分
三、主權論、民族國家與實在法地位的屯化
四、傘令理論
弟二節 經驗與規范:實證主義最初的理論模型
一經驗實證主義
二規范實證主義
三、分離命Jc與制我中心的法律概念兩個理訖模型的
比較
第三節 梢致的實證王義的理論模型
一、行動中的語言:對定義研究方法的批判
二、對原有法律理論的批判
三、義務觀念與內在觀點
四、雙重規則理論與承認規則的屬性
五、分離命題與最低限度自然法
第四節 何謂實證主義:分離命題的功能與意義
一、實證主義的基本特征:分離命題
二.分離命題的內涵
三、分離命題與主權者、基本規范、承認規則
第二章 社會來源命題與道德安置命題
第一節 規則模式與承認規則的缺陷
一、規則模式:Dwnrkin對實證主義理論的總結
二、法律原則與承認規則
三、社會規劇理論與承認規則的屬性
四小結
第二節 社會來源命題
一、論法律規則與法律原則的區別
二、社會來源命題
三、小結
第三節 道德安置命題
一、對于德沃金的批判
二、積極與消極實證王又
三、強與弱實證主義
四小結
第四節 包客性實證主義與排旭性實證主義
一、兩種實證土丈的分野及其名稱的確定
二、兩種實證主義的共同點
三、實證主丈妁實證觀念
第三章社會慣習命題
第一節 對陌生命題的挑戰
一、參與者觀點、法理學性質與法律觀念
二、理論爭論與經驗爭論
三、法律的語義學理論與語義學之刺
四、兩種慣習命題及其缺陷
五、整體法理論的缺陷與本節小結
第二節 實證王義的反駁與哈特的慣習王義轉向
一、理始研究者的觀點與法律理論的基本屬性
二、語義學之刺與實證主義
三、慣習主義轉向
地三節 構成性慣習與合作性慣習
一、慣習與法律
二、構成性慣習
三、合作性慣習
第四節 實證觀念與貫習命題
一、實證觀念與社會事實命題
二、T3t習命題及其對于批判的化解
三、排他性實證主義與慣習命題
第四章權威命題與實踐差異命題
第 節 權威命題與法律概念
一、權威理論
二、權威命題與法律概念的聯結
三、權威與排他性實證主義
四、小結
第二節 實踐差異命題
一、一般規范性判斷與規則的區別
二、法律理論與規則指引
三、規則指引功能與實踐差異傘題
四、政治道德與實踐差異
五、小結
第三節 包容性實證主義對于權威性命題的批判
一、權威性與斷然性的分離
二、正當性權威與法律概念
三、法律對于正當性權威的要求
第四節 包容仕實證主義對于實踐差異命題的批判
一、包客性實證主義的充分成分與必要成分
二、必要成分、充分成分與實踐差異命真l
三、法律的功能與實踐差異命題
四、本章小結
第五竄 綜合討論:法律的界限
第一節 各命題間的關系
一、四個命題群間的傳承
二、命題之間的對抗
第二節 法律的界限與權威
一、包容性實證主義的優越性
二、可分離命題、遭德論證與法律的界限
三、包容性實證土義與法律的權威性
四、法律、道德與實踐推理:仍需澄清的問題
第三節 法律理論的屬性與價值判斷
一、哈特的描述社會學
二、德沃全的參與者觀點與規范性理論
三、描述性法律理倫與價值判斯
結 論
參考文獻
后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