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34108
- 書名:公司訴訟研究
- 作者:蔣建湘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08年3月
- 入庫時間:2008-5-8
- 定價:23
圖書內容簡介
公司是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組織形式,是社會經濟活動最重要的主體,廣泛地參與各種社會關系。這里的社會關系及其中可能發生的糾紛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同公司的組織直接相關的,即在公司的設立、存續和解散等各環節,公司及其出資人、股東、管理者、債權人與其他等利益相關者相互之間所發生社會關系及其間可能產生的糾紛;二是除上述以外的社會關系和糾紛,主要是指在公司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同客戶、消費者發生的交易關系,此外還有政府對公司的行政管理和經濟調節關系等。前者既然直接同公司的組織相關,我們也可以稱之為公司的“內部關系”;后者可稱之為“外部關系”。
參與了社會關系就難免發生糾紛,有了糾紛就需要解決,其中包括訴訟。同公司有關的訴訟也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同公司的組織直接相關的訴訟,即在公司的設立、存續和解散諸環節,公司及其出資人、股東、管理者、債權人與其他利益相關者相互之間的糾紛引起的訴訟;另一類是除上述以外的糾紛引起的訴訟。后一類訴訟雖然也有公司參與其中,但同非公司的其他主體參與的訴訟無甚差異,在適用民事訴訟或行政訴訟程序上并無特殊性。前一類訴訟直接同公司的組織相關(具有內部性),實體法主要依據公司法,在法律適用上有著鮮明特點。有鑒于此,人們對這一類訴訟給予了關注,將其稱為“公司訴訟”(或“公司內部訴訟”)。蔣建湘博士的專著所研究的“公司訴訟”也正是在上述意義上使用這一概念的。
研究“公司訴訟”,是為了更好地解決“公司糾紛”。解決這類糾紛,不僅是一般意義上的為了“定分止爭”,維護當事人正當權益和社會秩序,而且有利于保障公司制度的正常運行。對于我國來說,公司制度建立雖然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實踐中仍然存在制度不夠完善、未嚴格按照公司法規定規范運作的情形。研究和妥善處理公司訴訟中的問題,不僅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也是健全我國公司制度的需要。
建湘博士的這部專著是在他的博士論文基礎上補充完善而成的。從博士論文選題、寫作到答辯,再到本書的出版,他閱讀了大量資料文獻,搜集了眾多案例,反復推敲,數易其稿。本書不僅在理論上論述充分,有許多獨到見解,更為重要的是密切聯系實際。特別是全書的落腳點放在對我國公司訴訟制度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探討其對策,對許多實體法和程序法上的問題分析得較深入和透徹。具體地說,本書最大的特點有三:
系統性。本書結構完整,邏輯清晰。前三章由公司糾紛到公司訴訟,并指出主要有三種訴訟關系;第四、五、六章分別論述三種類型公司訴訟;最后一章論述完善公司訴訟的途徑和建議。全書呈現“總一分一總”結構關系。通過閱讀本書,讀者能夠對我國公司訴訟法律問題獲得整體性的了解。
全面性。第一,本書反映了我國公司訴訟方面的最新立法動態。在過去的幾年中,我國就公司訴訟的有關法律法規做了一系列修改和完善。本書不僅對這些新的發展作出了詳盡的介紹,而且進行了中肯的評價,并提出了進一步完善的建設性意見。第二,本書體現了中國法學界在公司訴訟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動向。在具體問題中,本書詳盡地闡釋了這些觀點并進行了客觀的分析和比較,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觀點和主張。第三,本書還反映了中國公司訴訟方面的最新司法判例,并對這些判例及學術界的相關評論進行了評述。
實用性。本書不僅是一本有關公司訴訟的理論性著作,而且具有極強的實用價值。本書在對公司訴訟進行科學分類的基礎上,針對各類型中具體公司訴訟,從訴訟當事人、舉證責任到法律責任歸屬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梳理,每個環節都有系統的闡釋,并詳細分析了訴訟各個環節應該注意的法律問題。因此,對法律實務工作者從事公司訴訟審判、代理等業務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相信本書的出版對于推進公司訴訟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發展會發揮積極作用,會受到讀者的歡迎。
二00七年十二月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公司糾紛的產生及其可訴性 /1
第一節公司糾紛的產生 /1
一、公司的產生 /1
二、現代公司制度的形成與公司糾紛的產生 /4
第二節公司糾紛的界定 /10
一、公司糾紛的內涵與本質 /10
二、公司糾紛的特點 /12
三、公司糾紛的分類 /13
第三節公司糾紛的可訴性 /15
一、公司糾紛可訴性的含義 /15
二、影響公司糾紛可訴性的因素 /17
三、公司糾紛可訴性的意義 /19
第二章公司糾紛的訴訟解決機制——公司訴訟 /21
第一節公司訴訟概述 /21
一、公司訴訟的界定 /21
二、公司訴訟的基本類型 /31
第二節 國外公司訴訟的理論與實踐 /40
一、公司資本訴訟 /40
二、公司人格否認訴訟 /45
三、公司股權訴訟 /50
第三節我國公司訴訟的沿革與現狀 /58
一、我國公司訴訟的沿革 /58
二、我國公司訴訟的現狀 /60
三、當前我國公司訴訟存在的主要問題 /63
第三章公司訴訟的模式選擇 /66
第一節公司訴訟模式的含義及模式選擇 /66
一、公司訴訟模式的含義 /66
二、公司訴訟模式的類型 /68
三、公司訴訟的模式選擇——協同主義 /71
第二節公司相關主體在公司訴訟中的地位 /76
一、公司內部機構在公司訴訟中的地位 /76
二、股東在公司訴訟中的地位 /79
三、董事在公司訴訟中的地位 /79
四、監事在公司訴訟中的地位 /81
第三節法院在公司訴訟中的職能 /82
一、公司訴訟實體爭議的裁判權 /82
二、公司訴訟程序事項的裁判權 /86
三、公司訴訟程序的控制權 /87
四、調查取證權 /88
五、釋明權 /90
第四章公司資本訴訟 /93
第一節資本信用制度與股東違反出資義務的表現 /93
一、資本信用制度及其轉變 /93
二、股東違反出資義務的主要表現 /100
第二節虛假出資之訴 /106
一、訴訟當事人 /106
二、民事責任及歸責原則 ’ /112
三、“過橋借款”現象評述 /116
第三節抽逃出資之訴 /118
一、訴訟當事人 /118
二、證明責任 /121
三、追訴時效 /123
四、民事責任 /125
第五章公司人格否認訴訟 /127
第一節公司人格否認理論 /127
~、公司人格否認的含義 /128
二、公司人格否認的構成要件 /131
三、公司人格否認適用領域 /137
第二節公司人格否認之訴相關實務 /141
一、訴訟當事人 /141
二、證明責任 /146
三、美國法庭最常用的理由和考慮的兩個基本標準 /148
四、民事責任 /149
第三節一人公司的人格否認之訴 /151
一、一人公司人格否認之訴的必要性 /153
二、~人公司人格否認之訴的特殊性 /154
三、夫妻公司人格否認之訴 /158
第六章公司股權訴訟 /162
第一節股權與股權訴訟 /162
一、股權的性質與立法完善 /163
二、股權的內涵 /165
三、股權訴訟的基本類型 /170
第二節股權直接訴訟 /173
一、從我國新《公司法》看直接訴訟的訴因 /173
二、訴訟當事人 /176
三、證明責任 /180
四、訴訟費用擔保 /181
五、民事責任的形式 /183
第三節股權間接訴訟 /185
一、從我國新《公司法》看間接訴訟的訴因 /185
二、間接訴訟的訴權理論 /187
三、訴訟當事人 /189
四、訴訟前置程序 /20l
五、訴訟費用補償制度 /203
六、訴訟和解制度 /204
七、費用賠償責任 /207
第七章公司訴訟制度的完善 /211
第一節公司糾紛的可訴性與司法適度干預 /212
第二節案件受理、管轄等方面的具體問題 /217
一、起訴條件 /217
二、案由的確定 /220
三、案件的地域管轄 /221
四、訴訟費用的收取 /222
第三節公司訴訟程序的適用問題研究 /223
一、和解程序 /223
二、前置審查程序 /225
三、訴訟費用擔保程序 /226
四、其他 /227
第四節公司訴訟判決的執行問題 /228
一、裁判結果難以執行 /228
二、與行政權力難以銜接 /229
第五節特殊程序的設立 /231
一、公司訴訟中的某些案件需要設置特殊程序 /232
二、公司訴訟特殊程序的設置也是司法機制對公司自治進行調節的需要/236
主要參考文獻 /240
后記 /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