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34554
- 書名:論預防犯罪
- 作者:馮樹梁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08年5月
- 入庫時間:2008-6-10
- 定價:38
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的核心內容是預防犯罪問題,突出的特點是有創新精神,有新內容。提出的‘些觀點是新穎的、是首創性的。作者.貫倡導運用《孫子兵法》的兵學原理研究預防犯罪的戰略、策略問題。書中有很大的信息量,許多綜述性淪文還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對于有關部門的實戰工作者、教學與研究工作者、有關專業的學生和論文習作者,都有借鑒和參考價值。
圖書目錄
序一…………………………………………………陳冀平(1)
序二…………………………………………………康樹華(1)
作者敬言……………………………………………………(1)
一、預 防 編
1.我國現階段預防犯罪措施淺析(1991年) …………(6)
2.論預防犯罪(1992年) ………………………………(15)
3.論預防犯罪的幾個基本問題(1996年) ……………(22)
4.試論完善城市預防犯罪機制的五大要素(1998年
昆明綜治研討會論文)…………………………………(28)
5.試論“打防結合,預防為主”戰略方針的五大特征
(1998年深圳年會論文) ………………………………(38)
6.試論防治青少年犯罪問題(1991年) ………………(46)
7.試論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戰略防線(1998年) ………(49)
二、綜 治 編
1.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五大理論基礎(1994年廣州
綜治研討會論文)………………………………………(59)
2.關于加強農村綜合治理基層基礎建設的思考
(1995年烏魯木齊綜治研討會論文) …………………(63)
3.二十世紀末社會治安趨勢預測(1996年成都
綜治研討會論文)………………………………………(69)
4.楓橋贊
一一學習“楓橋經驗”得到的啟示
(1993年“楓橋經驗”30周年理論研討會
論文) ……………………………………………(77)
5.論“楓橋經驗”生命力的哲理源泉
(1998年“楓橋經驗”35周年理論研討會論文之一)
……………………………………………………………(80)
6.鑒古明今 強根固本(1998年“楓橋經驗”35周年
理論研討會論文之二)…………………………………(86)
7.“楓橋經驗”的時代特征(2003年“楓橋經驗”
40周年理論研討會論文) ……………………………(92)
8.認清治國之道 走長治久安之路
一一談德法兼治與社會治安的關系(2001年) ……(97)
三、戰 略 編
1.《孫子兵法》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戰略策略研究
(1998年第四屆孫子兵法國際研討會論文) …………(107)
2.《孫子兵法》與犯罪對策
一一對蔡楊蒙同志《刑事偵察大視野》一書的
孫子學評析(1997年) ………………………(120)
3.孫子戰略觀與21世紀預防犯罪戰略
(2000年第五屆孫子兵法國際研討會論文) …………(125)
4.論善戰(2001年) ……………………………………(134)
5.《孫子兵法》與監獄工作(2002年) ………………(144)
四、專 論 編
1.從犯罪研究的國際橫向比較中得到的啟示
一一1988年11月在裹樊會議上的發言……………(160)
2。重視比較研究 推進學科建設(2002年) …………(169)
3.關于“水分”調查(1988年) ………………………(176)
4.淺談經濟增長與犯罪的關系(1989年) ……………(182)
5.刑事犯罪規律(1991年) ……………………………(186)
6.論犯罪規律(2002年) ………………………………(193)
7.罪因體系芻議(1990年) ……………………………(204)
附:專家評審意見………………………………………(217)
8.關于犯罪成因體系的管見(1990年) ………………(220)
9.人類基因組與犯罪學發展(2000年) ………………(223)
lO.有組織犯罪的預防和地區合作(1995年
亞太法協大會專場發言) ……………………………(230)
11.中國有組織犯罪的狀況和趨勢(1996年) …………(237)
12.關于有組織犯罪、帶黑社會性質的團伙犯罪
和流氓惡勢力犯罪之異同(2001年) ………………(241)
13.生態犯罪學論綱(2005年貴陽年會論文) …………(245)
14。犯罪學與和諧社會建設(2006年綿陽年會論文)
…………………………………………………………(258)
15.關于跨法域刑事司法協助的思考(2000年) ………(273)
16.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理論與實踐(2007年
井岡山年會論文) ……………………………………(282)
17.中國犯罪學20年回眸與前瞻剪影
(2006年) ……………………………………………(291)
五、綜 述 編
1.《中國現階段犯罪問題研究》綜述(一)(1989年)
……………………………………………………………(305)
2.《中國現階段犯罪問題研究》綜述(二)(1990年)
…………………………………………………………(314)
3.關于流動人口、農村治安、基層基礎建設的
綜合治理問題
一一1995年(烏魯木齊)全國33城市社會治安
綜合治理研討會綜述……………………………(327)
4.關于加強社會治安問題的若干重要動向
一一1997年(南京)全國33城市社會治安
綜合治理研討會綜述……………………………(335)
5。以穩定為中心的治安方略
一一1998年(昆明)全國部分人中城市社會治安
綜合治理理論研討會綜述………………………(344)
6。當前犯罪學研究的若干新動向
一一1998年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七屆學術
研討會綜述(深圳年會)………………………(353)
7。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八屆研討會綜述
(1999年常州年會) ……………………………………(359)
8.世紀之交的第九屆犯罪學研討會綜述
(2000年上海年會) ……………………………………(366)
9.西部大開發與犯罪預防
一一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屆年會綜述
(2001年烏魯木齊年會) ………………………(37了)
10.“人世”與犯罪
一一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一屆學術研討會
綜述(2002年廣州年會) ……………………(384)
11.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二屆學術研討會綜述
(2003年深圳年會) …………………………………(393)
12.犯罪學基礎理論研究將是永恒的主題
一一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三屆學術研討會
綜述(2004年長春年會) ……………………(400)
13.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四屆學術研討會綜述
(2005年貴陽年會) …………………………………(405)
14.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六屆學術研討會綜述
(2007年井岡山年會) ………………………………(416)
六、教 研 編
1.試論理論研究之系列化發展(1991年) ……………(434)
2.淺談犯罪理論研究中的幾個問題(1992年) ………(438)
3.緊跟改革開放步伐不斷提高科研寫作水平(199(3年)……(442)
4.漫話辦刊規律
一一為紀念本刊創辦十周年而作(1996年) ……(447)
5.論思維在社科理論研究成果轉化為戰斗力過程中
的決定性作用(1998年) ……..…………………….(452)
6.關于2l世紀公安系統犯罪學教學與研究走向問題
的思考(2000年) ……………………………………(461)
7.千古名訓話三峽(2000年) …………………………(474)
8.“底座拿走了,塔尖往哪里放?”
一一關于基礎研究(2006年) ……………………(478)
七、交 流 編
1.美國社會犯罪與控制
一一訪美見聞(1996年) …………………………(485)
2.俄羅斯的社會與犯罪
一一訪俄散記(1999年) …………………………(491)
附錄一:
1.《中國預防犯罪方略》專家鑒定意見、“中國
圖書獎”推薦意見及反響…………………………(499)
2.一部預防犯罪的杰作
一一《中國預防犯罪方略》評介
………………………………………………郝宏奎(502)
3.研究預防犯罪的一部力作
一一評介《中國預防犯罪方略》……………劉恩啟(507)
附錄二:
1.預防犯罪研究的新篇章
一一簡評《中外預防犯罪比較研究》………吳宗憲(510)
2.重大比較新意盎然
一一讀馮樹梁教授專著《中外預防犯罪比較
研究》……………………………………張藩仕(513)
附錄三:
1.犯罪學專家馮樹梁
答本刊記者問………………………應后俊 毛建一(518)
2。中國犯罪學的推進者
一一訪中國犯罪學研究會副會長馮樹梁……吳 申(520)
附錄四:
馮樹梁專著、譯著書目…………………………………(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