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37441
- 書名:中國慈善與救濟
- 作者:王俊秋著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出版時間:2008年9月
- 入庫時間:2008-12-16
- 定價:28
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對中國古代、近代和現代慈善事業發展狀況的研究,其重點內容是尋求解決現代慈善事業發展的方略。本書力求對中國慈善思想及方略進行全面系統的探討,進一步研究社會慈善活動與慈善思想的關系,以追尋中國每個時代的慈善的思想淵源以及慈善思想在慈善事業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為現代慈善事業的發展尋找可以借鑒的經驗和教訓,為探索一條具有時代特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慈善事業的發展之路做出貢獻。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慈善思想
一 儒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
三 道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
三 佛教文化中的慈善思想
第二節 慈善事業在中國的發展歷程
一 中國古代的慈善活動
二 中國近代的慈善活動
三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慈善事業的發展
第三節 慈善事業的含義及作用
一 慈善的含義及特征
二 發展慈善事業的作用
第二章 中國古代的慈善救濟
第一節 先秦時期的慈善救濟
一 災害救濟
二 貧困救濟
三 恤老慈幼方面的慈善救濟
第二節 兩漢時期慈善救濟
一 官方的慈善救濟
二 宗族救助和民間義行
第三節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慈善救濟
一 官方的慈善救濟
二 佛教寺院的慈善救濟
第四節 隋唐時期慈善救濟
一 官方的災害救濟
二 佛教寺院的慈善救濟
三 官方的其他救濟措施
第五節 宋元時期的慈善救濟
一 宋代官方的慈善救濟
二 宋代民間的慈善救濟
三 元代慈善救濟
第六節 明清時期慈善救濟
一 慈善救濟出現規范化和法制化的趨勢
二 官方的慈善救濟
三 民問的慈善救濟
四 官民合辦機構的慈善救濟
第三章 中國古代的慈善救濟評介
第一節 中國古代慈善救濟的特點
一 中國慈善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
二 中國古代慈善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三 政府主導的慈善是古代慈善的基本特征
四 中國古代慈善救濟的制度化和法律化
五 中國古代慈善組織形式的多樣化
第二節 中國古代慈善的局限性
一 慈善救濟的范圍有限
二 慈善救濟的方式單一
三 慈善區域發展不平衡
四 民間慈善發展及救助效果有限
第四章 中國近代的慈善救濟
第一節 晚清近代慈善思想的形成
一 近代傳統慈善事業的衰敗
二 西方宗教文化的影響
三 近代慈善理念的形成
第二節 晚清時期的慈善救濟
一 慈善機構的近代化趨勢
二 慈善地緣色彩淡化
三 善款籌集的多元化
四 慈善機構管理模式的近代化
第三節 民國時期的慈善救濟
一 民國慈善事業繁榮的社會背景
二 民國時期的慈善救濟機構
三 民國時期慈善組織發展的特點
第五章 新中國成立后慈善事業的發展
第一節 新中國成立初期慈善事業的衰落和社會救助
一 接收、改組舊有的慈善機構
二 新中國社會救濟體系的構建及救助
三 新中國成立初期社會救濟的特點及局限性
第二節 現代慈善事業的消退與停滯
一 現代蔥善事業消退和停滯的原因分析
二 改革開放前的特殊慈善事業
第三節 改革開放初期慈善事業的復興
一 慈善事業發展條件的初步成熟
二 慈善組織的重新建立
三 籌集善敖、善物多渠道化
四 改革開放初期慈善事業發展的特點
第四節 慈善事業的蓬勃發展
一 慈善事業發展環境的改善
二 現代慈善事業的發展及救濟
三 從汶川地震救災看我國慈善事業的發展
第六章 當代中國慈善事業發展研究
第一節 慈善事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 慈善意識、慈善文化缺失
二 慈善組織發展不完善
三 慈善事業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
四 政府沒有擺正在慈善事業發展中的地位
五 慈善事業發展中缺乏有效的監督
第二節 促進慈善事業發展的策略
一 慈善文化的培育是慈善事業發展的核心
二 加強和完善慈善組織建設
三 加強慈善事業法律制度建設
四 明確政府在慈善事業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 加強慈善事業監督體系的構建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