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9510
- 書名:行政訴訟法學(全國高等院校法學專業核心課程教材)
- 作者:楊解君
- 出版社:中國方正
- 出版時間:2002年11月
- 入庫時間:2002-11-7
- 定價:20
圖書內容簡介
沒有圖書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作者在教學實踐中,深知學生對法學教科書傳統編排體例的厭
倦。身為“授業解惑”之教匠,編寫一套能啟發和引導學生思考并
提升其學習興趣的教科書,實乃本人之夙愿。兩年前,作者在這方
面曾作過初步嘗試,法律出版社出版了《行政法學》(與肖澤最合
作)與《行政訴訟法學》(主編),反響頗為強烈。但當初由于出版
倉促,內容與形式都尚欠成熟,因而一經印行即抱有增修之想法。
如今,為了吸收最新的理論研究成果和因應立法、行政與及司法現
實的變化以及基于讀者信息反饋的考慮,對《行政法學》與《行政
訴訟法學》進行了重新構思和創作。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是高校法學專業14門核心課程之一,
考慮到許多高校按《行政法學》和《行政訴訟法學》兩門課程進行
教學的實際情況,我們按兩本書的體例編寫。該套書的編寫旨在貫
徹高等教育法規定的“以培養創造力的人才為中心”的基本精神,
盡可能地做到知識性、趣味性和啟發性的統一,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思維。本套書基本上是根據教育部關于全國高等學校法學專業核心
課程教學要求撰寫的,但在具體內容和體系安排上有所調整,且將
最新變動的法律和司法解釋的規定吸收其中!缎姓▽W》一書,
全面、簡明扼要地介紹了行政法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以及國內外
行政法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具體包括行政法的一般原理、行政主體
理論、行政行為、行政違法與監督等內容?紤]到行政復議、行政
賠償、行政訴訟,都屬于對違法或不當行政行為進行救濟和矯正的
法律制度,我們將有關行政復議和國家賠償的內容作特殊處理,放
在《行政訴訟法學》一書中介紹。教材中的實例都是作者從成千上
萬的案例中精選出來的,大多屬于公布過的案例或者實際發生的事
例,有趣味性和研究價值;教材中有關值得探討的問題是作者在教
學和研究過程中所產生的一些想法,旨在作為學生們進一步思考的
提示與引導;課外閱讀材料部分是作者對國內外相關信息的選取,
以省卻讀者查找有關資料的繁瑣,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與國內同
類教材相比,該套書的特點在于:
其一,體例結構新穎。本書每章由主文、本章值得探討的問
題、事例討論和課外閱讀材料幾部分組成,本書的最后還附有常用
的最新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以便學生隨時查閱。
其二,內容求新、知識含量大。本書的撰寫吸收了最新頒布的
立法法、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與規章制定程序條例和行政訴訟法
司法解釋的內容,以及目前的理論研究成果;內容上不僅涉及國內
行政法的基本理論與實踐,而且還對國內外相關知識作了必要的介
紹。
其三,注重啟發學生思維。本書試圖以盡可能簡明的話語概括
和包容最大的學術信息量,而所設計的問題與事例討論,又旨在激
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其創新精神。
本套書在創作過程中,南京大學肖澤晨和趙娟兩位教師、東南
大學年輕教師顧大松、研究生張治字和尹磊等同學提出了許多富有
啟發性的建議和提供了諸多技術性的支持,武漢大學法學院李平
平、肖登輝及2000級研究生和東南大學法律系的研究生們付出了
文字校對的艱苦工作,特表謝意。
作者雖對本教科書的謀篇布局、觀點取舍、材料遴選等思索再
三,但因學力所限,遺憾自當難免。不妥之處,懇請讀者批評賜
教,以便修訂重版時改正。
《行政訴訟法學》一書的寫作分工如下:第一章、第三章,楊
解君;第二章,溫晉鋒;第四章,吳衛星;第五、十一章,孟紅;
第六章,方蓮、顧大松;第七章,汪自成;第八、九、十章,羅文
燕、鄭全新;第十二章,周佑勇;張治宇參與了第四章的修訂。楊
解君審定全部書稿。
揚解君
2002年 8月 28日
第一章行政救濟概述
第一節行政救濟的基本理論
一、行政救濟的概念
二、行政救濟的特征
三、行政救濟的必要性
四、行政救濟的作用
第二節行政救濟的種類和方法
一、行政救濟的種類
二、行政救濟的方法
第三節行政救濟法
一、行政救濟法的概念
二、行政救濟法的性質
【本章值得探討的問題]
【事例討論]
【課外閱讀材料]
第二章行政復議
第一節行政復議概述
一、行政復議的概念
二、行政復議的性質
第二節行政復議范圍
一、可申請復議的范圍
二、排除復議的范圍
第三節行政復議管轄
一、行政復議管轄的原則
二、行政復議管轄的具體形式
第四節行政復議參加人
一、申請人
二、被申請人
一、第三人
四、代理入
第五節行政復議程序
一、申請
二、受理
一、審理
四、決定
五、執行
第六節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
一、行政復議寫得政訴訟的相同點
二、行政復議導行政訴訟的區別
三、行政復議寫得政訴訟的銜接
【本章值得探討的問題]
【事例討論]
第三章行政訴訟概述
第一節行政訴訟的概念、目的與作用
一、行政訴訟的概念與特征
二、行政訴訟目的與作用
第二節行政訴訟法
一、行政訴訟法的概念與特性
二、行政訴訟法的立法宗旨
第三節行政訴訟的基本原則
一、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原則
二、“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原則
三、合法性審查原則
四、臺議.回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原則
五、當事入法律地位平等原則
六、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原則
七、辯論原則
八、人民檢察院實行法律監督原則
【不章值得探討的問題]
【事例討論]
【課外閱讀材料]
第四章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第一節行政訴訟受案范圍概述
-.受案范圍的概意
二、受案范圍的確定標準
三、受案范圍的設定方式
第二節行政行為的可訴標準
一、行為標準
二、 權益你準
第三節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
一、涉及人身權、財產權的案件
二、涉及其他合法權益的案件
第四節人民法院不受理的事項
一、國家行為
二、規范創制行為
三、內部行政行為
四、終局行政行為
五、《解釋》規定的其地不可訴的行為
【本章值得探討的問題]
【事例討論]
【課外閱讀材料]
第五章行政訴訟管轄
第一節行政訴訟管轄概述
-、行政訴訟管轄的概意
二、確定行政訴訟管轄的依據
三、行政訴訟管轄的種類
第二節行政訴訟的級別管轄
一、最高人民法院的管轄
二、高級人民法院的管轄
三、中級人民法院的管轄
四、基層人民法院的管轄
第三節行政訴訟的地域管轄
一、一般地域管轄
二、特殊地域管轄
三、對共同管轄選擇
第四節行政訴訟的裁定管轄
-.移送管轄
二、指定管轄
三、管轄權的轉移
第五節管轄權合議及處理
一、管轄權異議
二、管轄權異議的處理
【本章值得探討的問題]
【事例討論]
【課外閱讀材料]
第六章行政訴訟參加入
第一節行政訴訟參加人概述
-、行政訴訟參加入的概念
二、行政訴訟當事人的概念和特征
三、行政訴訟當事人的訴訟能力
第二節行政訴訟原告
-、原告的概念及確認要件
二、愿告的具體情形
第三節行政訴訟被告
一、被告及被告適格
一、被告的具體情形
第四節行政訴訟的共同訴訟人
一、共同訴訟人的概念
二、必要的共同訴訟人
三、普通的共同訴訟人
第五節行政訴訟第三人
一、第三人的概念與特征
一、第三人的具體情形
第六節行政訴訟代理人
一、訴訟代理人概述
_、被告的訴訟代理人
【本章值得探討的問題]
【事例討論]
【課外閱讀材料]
第七章行政訴訟證據制度
第一節行政訴訟證據概述
一.行政訴訟證據
二、行政訴訟證據的法定形式及要求
第二節證據的提供
一、舉證責任與行政訴訟舉證責任
二、被告的舉證責任
三、原告的車證責任
第三節證據的調取、保全與補充
一·證據的調取
二、證據的保全
三、證據的補充
第四節證據的質證
-.證據的交換與出示
二、 公開質證的內容
三、證人出庭作證
第五節證據的認定
一、可定案證據的認定
二、證據證明效力的判斷
三、證據的排除
【本章值得探討的問題]
【事例討論]
【課外閱讀材料]
第八章行政訴訟程序(-)
第一節行政訴訟程度概述
一、行政訴訟程序的概念和特征
二.行政訴訟審理程序的原則
三、財產保全和先予執行
四、延期審理和延長審限
五、合并審理與缺席判決
第二節起訴與受理
一、起訴
二、受理
第三節第一審程序
一、第一審程序的概念
二.審理前的準備
三、開庭審理
四、撤回起訴
【本章值得探討的問題]
【事例討論]
第九章行政訴訟程序(二)
第一節第二審程序
一、第二審程序的界定
二、上訴的提起
三、上訴的審受與受理
四、上訴的審理
五、上訴的撤回
第二節審判監督程序
一、審判臨督程序的界定
二.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材料來源
三、提起軍判監督程序的理由
四、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主體
五.再審案件的審理
第三節執行程序
一、行政訴訟執行程序概述
二、行政訴訟的執行根據、執行主體導執行對象
三、行政訴沙執行措施
四.行政訴訟執行程序
第四節行政訴訟的中止、終結與期間、送達
一、行政訴訟的中止、終結
二、行政訴訟的期間.送達
【本章值得探討的問題]
【事例討論]
第十竄行政訴訟程序(三)
第一節行政案件與民事案件的一并審理
一、并案審理的概念
二、行政附帶民事訴訟導并案審理的區分
三、井案審理的條件
四、并案審理的提起和審理
第二節涉外行政訴訟
一.涉外行政訴訟的概念和特征
二.涉外行政訴訟的原則
三.涉外行政訴訟時期間、送達
[本章值得探討的問題 ]
【事例討論 ]
第十一章行政訴訟的法律適用與裁判
第一節行政訴訟的法律適用
一、行政訴訟法津適用概述
二、行政訴訟法津適用的規范依據
三、法律規范沖突及真適用規則
第二節行政訴訟裁判
一、行政訴訟判決
二、行政訴訟裁定
三、行政訴訟決定
【本章值得探討的問題]
[事例討論]
【課外閱讀材料]
第十二章行政賠償
第一節國家賠償與行政賠償
一、國家賠償的概念
二、行政賠償的概念與構成
第二節行政賠償的范圍與方式
一、行政賠償的范圍
二、行政賠償的歷式
三、行政賠償的計算標準
第三節行政賠償請求人與賠償義務機關
一。行政賠償請求人
二、行政賠償義務機關
第四節行政賠償的程序
-、行政賠償的請求程序
二、行政賠償的處理程序
三、行政賠償的追償程序
[本章值得探討的問題]
[事例討論]
[課外閱讀材科]
附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行政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若干問題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國際貿易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
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