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7249
- 書名:與時俱進的中國法學
- 作者:羅豪才
- 出版社:中國法制
- 出版時間:2001年10月
- 入庫時間:2002-5-17
- 定價:36
圖書內容簡介
沒有圖書簡介
圖書目錄
序
經歷了百年的激蕩、變化與發展,人類進入了21世
紀。新世紀伊始,回眸20世紀中國法學的發展歷程,集
中總結和展示中國法學在理論上取得的成就,展望新世
紀中國法學的走向和前景,對于21世紀中國法學的進一
步發展和繁榮,無疑是一件十分重要而有意義的事情。
20世紀的中國,社會發展進程跌宕起伏,波瀾壯
闊。在這一歷史變遷過程中,中國法學走過了一條極其
曲折艱難的發展道路。20世紀上半葉,自清末沈家本修
律開始,近代意義上的中國法學與“溝通中西法制”的
偉大事業相伴而生,并逐步發展起來。從最早的對西方
國家法學理論的單純介紹,發展到結合中國法制的實
際,對法學理論分門別類地進行系統研究,以至建立起
一些現代意義上的法學學科。經過一代學者的不懈努
力,到了40年代,已經初步形成了包括憲法學、行政法
學、民法學、商法學、刑法學、訴訟法學及犯罪學等學
科在內的比較完整的法學體系。當然,舊中國的法學研
究,囿于當時的歷史條件和認識水平,其成果無不打上
時代及西方學說的烙印。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法學步
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新中國的法學,是在徹底廢除國民
黨舊法的基礎上建立和發展起來的。由于當時特殊的歷
史背景,中國法學各學科的體系基本上仿照了前蘇聯相
關學科的體系。法學研究的重心也基本上放在了對前蘇
聯法學論著的翻譯出版上。這種做法在當時對新中國法
學的建立和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同時也存
在著對前蘇聯法學理論照抄照搬,以及脫離中國實際的
教條主義解釋等傾向,并對以后中國法學的進一步發
展,產生了一定的不良影響。
50年代末,隨著“左”傾思想的泛濫,中國法學在
經歷了建國初期的初步發展之后,逐漸走向停頓,直至
十年“文革”蕩然無存。
1978年底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為
百年中國法學的發展帶來了根本的轉折。正是黨的十一
屆三中全會制定的改革開放政策和“加強社會主義民
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決定,啟動了為今天的中國
法學帶來繁榮與輝煌的發展程序。盡管在改革開放之
初,中國法學的發展也曾受到諸如“左”傾思想殘余及
傳統法律思想等的影響,但總體上看,從這時起中國法
學已經走上了一條健康發展的道路。
在改革開放后中國法學的發展歷程中,思想解放對
中國法學的順利發展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建國后,我
國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以階級斗爭為綱,“左”的思想長
期禁錮人們的頭腦,極大地影響了法學研究的科學性和
深入性,嚴重阻礙和延緩了中國法學的發展進程。直到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八
字方針,在思想戰線上開展撥亂反正以后,人們才開始
擺脫“左”的思想的束縛,逐漸告別了愚昧和幼稚。
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深刻闡述了長期束縛人們思想
的許多重大認識問題,進一步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
活躍了人們的思想,大大提高了人們的認識能力和認識
水平。思想解放極大地煥發了廣大法學工作者的積極
性,使他們以前所未有的熱情投入到法學研究工作中。
思想解放使法學工作者勇于打破禁區,全方位地開展法
學研究。思想解放也使法學工作者能夠以科學的態度面
對現實和理論研究中存在的問題,理性地思考解決問題
的方法。思想解放更為廣大法學工作者營造了一個從事
法學研究的寬松環境,而這正是中國法學能夠順利發展
的關鍵所在?梢哉f,沒有思想解放就不會有中國法學
的恢復與發展,也就沒有日漸成熟起來的中國法學。
20余年來,在廣大法律、法學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下,中國法學取得了長足進展。第一,中國法學在整體
上已經擺脫了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初期那種照抄照搬
前蘇聯法律教科書觀點的幼稚狀態,并注意克服西方法
學思潮的影響,開始其正按照法學自身的特點及中國社
會發展的客觀需要,開展有中國特色的法學研究。第
二,改變了較長時間里注釋法學的單一研究模式,學者
們將注意力更多地轉移到各學科自身的理論問題上.注
重從理論上加強對實踐的指導,從而有效保證了中國法
學理論發展的全面性與完整性,同時也因理論與實踐的
有力結合而使中國法學充滿活力。第三,已經建立了有
中國特色的法學體系。形成了比較完整、科學和穩定的
法學學科分類布局,理論法學、應用法學門類齊全,法
學學科體系在不斷調整中日益完善和成熟。第四,法學
研究方法和研究視角多元化。解釋的方法、實證的方
法、推理的方法、演繹的方法、比較的方法及其他的方
法,已在法學研究中被廣泛采用;從文化人類學、經濟
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多重角度進行法學研究,已經極
為普遍。研究方法和研究視角的多元化,有利于揭示中
國法學豐富的內容和內在的規律,也明顯反映出中國法
學的進步。第五,形成了良好的學術氛圍!鞍倩R放,
百家爭鳴”的方針得到了較好的貫徹。在法學理論界,
學術氣氛濃厚,學術爭鳴熱烈,中國法學在“爭鳴”中
不斷進步。第六,法學理論研究成果豐富。20余年來,
法學各學科共產生了數以千計的學術著作和數以萬計的
學術論文,其中不乏代表各時期研究水平的高質量作
品。并且無論在研究問題的深度還是廣度上,都呈現出
不斷發展的態勢,在理論上和制度上都有所創新。這些
成果對我國的立法、行政執法和司法,以及法學各學科
自身建設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第七,法學教育水平不
斷提高。20年來,我國的法學教育層次日趨齊全,結構
日臻完善。法學教育的內容適應形勢變化不斷更新,教
學質量明顯提高。與20年前相比,目前我國法學教育的
規模、質量、水平及效益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第
八,法學對外交流不斷擴大。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政策的
施行,中國法學結束了長期相對封閉的狀態。在不斷學
習和引進國外先進法學理論的同時,中國法學也走出國
門,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經;膶ν鈱W術交流,拓
展了學者們的視野,為中國法學帶來了迅速的進步。第
九,法學研究隊伍不斷壯大。20年來,我國培養了包括
法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及本、?茖W生在內的大量法學
專業人才,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結合,年齡結構較
為合理的法學研究隊伍。其中中、青年學者成長迅速,
一大批在新體制下用新思想培養出來的新型法學人才,
已經成為中國法學研究的中堅。
應當說,中國法學所取得的成就,是對中國社會主
義法制建設的一個重大貢獻。這些成績的取得,是中國
法學法律工作者審時度勢,抓住機遇,努力拼搏,積極
開拓,不斷進取的結果;同時也在客觀上適應并積極促
進了中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發展。由此,我們不難看
出中國法學鮮明的時代特征:與時俱進。
今天,當我們回首20世紀中國法學不平凡的發展過
程時,不能不為與時俱進的中國法學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而欣喜和振奮。欣喜之后便產生了一種強烈的責任感:
應將中國法學曲折的發展歷程和其舉世矚目的成就,以
及中國法學法律工作者的貢獻,向世人作一集中介紹。
于是就有了這本《與時俱進的中國法學》。
本書共收錄了13篇文章,分別介紹了法理學、憲法
學等13個法學學科的發展狀況。其中著重介紹了改革開
放20年來各學科理論研究中的一些重點問題,以及圍繞
這些問題學者們爭論的主要觀點,并對21世紀法學各學
科的發展方向作了展望。從中不僅可以了解到我國社會
發展不同時期或階段中國法學發展的基本情況,也可以
清楚地看到百年中國法學發展的那條清晰的軌跡。
本書的作者都是法學研究領域造詣深厚的學者。其
中多數是法學界資深望重的專家,也有改革開放后培養
出來、近些年擔綱學科帶頭人的后起之秀。他們中的不
少人一生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社會變遷,其本身就是中
國法學發展歷程的見證人。由他們領銜撰寫法學各學科
發展狀況的總結,應是當之無愧和十分恰當的。
21世紀的中國法學將如何發展,本書作者已就各自
學科的具體問題分別作了展望。有一點可以肯定,這就
是21世紀的中國法學在其發展道路上必將發生極其深刻
的變化。21世紀將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在經歷了數千年
的農業經濟時代和數百年的工業經濟時代以后,人類又
將迎來這一前所未有的新的經濟發展時代。知識經濟時
代的到來,會使人類的物質生產方式及人類自身的生產
方式發生巨大的變化,從而引起人們的生活方式、交往
方式、工作方式發生變化,以至政治、倫理、社會習俗
乃至語言、時空、距離等都產生很大約變化。所有這些
變化將會引發已有社會關系的深刻改變,同時也會產生
一系列新的社會關系,因而必然引起社會的治理模式、
制度、法律、政策等發生相應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
以法律為研究對象的中國法學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深刻的
變化。此外,黨的十五大確定的“依法治國,建設社會
主義法治國家”這一治國方略,在21世紀將進一步深入
貫徹實施。治國方式的變化必然會逐漸引發出許多需要
研究解決的深層次問題,這對中國法學的發展不能不產
生深刻的影響。但同時我們也應看到,社會的發展,社
會關系的變化,依法治國方針的深入貫徹,經濟全球化
進程的加快,亦為中國法學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和
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們相信,中國法學的發展將永
遠與時俱進!
中國法學的進一步發展,仍然需要依靠廣大法律、
法學工作者的繼續努力。如果把法學研究當作一片不斷
獲取收成的沃土,廣大法學工作者就是這片土地上辛勤
的耕耘者。我們期待著21世紀能夠在這片土地上取得更
多、更豐厚的收獲。
羅豪才 孫琬鍾
2001年5月
目 錄
中國法學基礎理論……………………………………劉 渝(1)
一、法學基礎理論的產生和發展…………………………(1)
二、法理學若干重大理論問題的爭論……………………(11)
三、進入21世紀法理學的重要課題………………………(39)
中國憲法學…………………………………許崇德 韓大元(54)
一、中國憲法學發展回顧…………………………………(54)
二、中國憲法學發展展望…………………………………(82)
中國行政法學……………………羅豪才 甘 雯 沈 巋(93)
一、20世紀初期至1949年以前行政法學研究
梗概……………………………………………………(93)
二、新中國行政法學的興起………………………………(100)
三、行政法學研究展望……………………………………(127)
中國經濟法學………………………………王保樹 邱 本(131)
一、1979—1982年的中國經濟法學………………………(131)
二、1983—1986年…………………………………………(134)
三、1986—1992年…………………………………………(146)
四、1992年——至今………………………………………(161)
五、展望……………………………………………………(211)
中日民法學 …………………………………………王家福(215)
一、中國民法概述…………………………………………(215)
二、中國民法總則……………………………………………(224)
三、物權法……………………………………………………(235)
四、債權法……………………………………………………(243)
五、繼承法……………………………………………………(259)
六、21世紀中國民法的發展趨勢……………………………(262)
中國商法學…………………………………王保樹 錢玉林(29)
一、商法學研究的進展概況…………………………………(269)
二、商法基礎理論研究………………………………………(271)
三、商法專題研究……………………………………………(277)
四、商法學研究展望…………………………………………(304)
中國婚姻法學………………………………巫昌禎 夏吟蘭(307)
一、20世紀中國婚姻法學回顧 ……………………………(307)
二、新中國婚姻法學理論發展………………………………(310)
三、21世紀中國婚姻法學展望 ……………………………(327)
中國知識產權法學……………………………………鄭成思(337)
一、中國知識產權法、國際法與知識產權研究…………(337)
二、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新發展與知識產權研
究的新問題……………………………………………(345)
三、對2l世紀知識產權研究的展望………………………(357)
中國民事訴訟法學…………………………江 偉 邵 明(374)
一、緒論……………………………………………………(374)
二、20世紀民事訴訟法學主要研究成果…………………(376)
三、21世紀我國民事訴訟法學展望………………………(429)
中國刑法學…………………………………高銘暄 趙秉志(449)
一、中國刑法學研究50年回顧……………………………(450)
二、走向21世紀的中國刑法學應當
注意解決的幾個問題…………………………………(486)
中國犯罪學…………………………………………康樹華(497)
一、中國犯罪學的創立…………………………………(497)
二、新中國犯罪學的發展………………………………(500)
三、臺灣地區的犯罪學研究……………………………(517)
四、中國犯罪學的發展趨勢……………………………(520)
中國刑事訴訟法學………………………徐益初 陳光中(528)
一、20世紀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發展概述………………(528)
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的
主要成就……………………………………………(542)
三、21世紀中國刑事訴訟法學展望……………………(565)
中國法制史學……………………………劉海年 馬小紅(571)
一、中國法制史學科的創立與初步發展………………(571)
二、近五十年來中國法制史研究的曲折發展…………(583)
三、五十年來中國法制史研究成果概覽及展望………(614)